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辅导: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来源:临床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4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病因

  1885年病理学家Virchow在观察蜡样肝大时首先使用淀粉样物质一词。当时发现肝脏内的蜡样物质可用碘及硫酸染色,被认为是一种多糖类纤维素,故称淀粉样物质(amyliod)。

  现今已明确,所谓淀粉样物质是生理状态下可溶性蛋白质在一些病理因子(如单核吞噬系统产生的细胞激动因子)的作用下形成β折叠结构,使其变为不可溶的蛋白质并在多个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沉积,因此淀粉样物质又称淀粉样蛋白(amyloid)。

  在周围神经沉积的淀粉样蛋白主要有2个类型,一种是转甲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也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脉络丛和眼内产生,是血浆运输蛋白的一种,运输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转甲蛋白的沉积见于FAP.另一种淀粉样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κ链和λ链),由浆细胞产生,见于原发性轻链淀粉样变性和浆细胞增生症。此外还有糖尿病相关胰岛淀粉样多肽链、载脂蛋白系列、血清淀粉样物质A和胶质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的淀粉样蛋白有β淀粉样蛋白和朊蛋白(prion),前者主要见于阿尔茨海默病(AD),后者见于羊瘙痒症、疯牛病和发生在人类的CJD.

  检查化验

  1.血液检查包括血糖、肝功、肾功、血沉常规检查;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蛋白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

  2.血清重金属(铅、汞、砷、铊等)浓度检测。

  3.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蛋白、尿卟啉以及尿内重金属排泄量;

  4.脑脊液除脑脊液常规外还应查免疫球蛋白。

  5.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6.组织活检(包括皮肤、腓肠神经、肌肉、直肠和舌肌)。

  治疗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减少引起淀粉样物前体蛋白的合成。

  2.抑制淀粉样纤维的合成。

  3.抑制淀粉样物质在细胞外沉积。

  4.促进已形成的沉积物溶解。

  5.对症处理,应用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三磷腺苷(ATP)、辅酶A和肌苷,或可对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