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辅导: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来源:临床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3-03-04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
   (一)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和体征为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
   1.呕吐为本病主要症状,一般在出生后2~4周,少数于出生后l周发病,也有迟至出生后2~3个月发病者。开始为溢乳,逐日加重呈喷射性呕吐。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少数患儿因呕吐频繁使胃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吐出物可含咖啡样物或带血。患儿食欲旺盛,呕吐后即饥饿欲食。
   2.胃蠕动波常见,但非特有体征。蠕动波从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移动,到幽门即消失。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
   3.右上腹肿块为本病特有体征,具有诊断意义,临床检出率可达60%~80%。用指端在右季肋下腹直肌外缘处轻轻向深部按扪,可触到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可以移动。
   4.黄疸约l%~2%患儿伴有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可能与饥饿和肝功能不成熟,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不足,以及大便排出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有关。
   5.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因反复呕吐,营养物质及水摄入不足,并有H+和Cl-的大量丢失,患儿初起体重不增,以后下降,逐渐出现营养不良、脱水、低氯性碱中毒等,晚期脱水加重,组织缺氧,产生乳酸血症,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时,酸性代谢产物潴留,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二)辅助检查
   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肥厚肌层为一环形低回声区,如果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l7mm,即可诊断为本病。
   2.X线钡餐检查可用于临床和B超诊断不明确的病例。透视下可见胃扩张,钡剂通过幽门排出时间延长,胃排空时间延长。幽门管延长,向头侧弯曲,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管腔狭窄如线状,为诊断本病特有的X线征象。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具有典型的呕吐病史者,应疑及本病。若于右上腹部扪及橄榄状肿块,辅以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
   需与引起呕吐的其他原因鉴别。
   1.喂养不当由于喂奶过多、过急,气体吸入胃内,喂奶后放置不当,均为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2.幽门痉挛间歇性不规则呕吐,非喷射性,量不多,无进行性加重,偶见胃蠕动波,但右上腹摸不到肿块。一般状况较好,无明显脱水、营养不良,B超检查幽门肌层不肥厚,用阿托品、氯丙嗪(冬眠灵)等解痉镇静剂治疗,效果良好。
   3.胃食管反流呕吐为非喷射性,上腹无蠕动波,无可触及的右上腹橄榄样肿块。X线钡餐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和食管动力功能检查等可协助确诊。
   4.胃扭转生后数周内出现呕吐,移动体位时呕吐加剧。X线钡餐检查可见:①食管与胃黏膜有交叉现象;②胃大弯位于小弯之上;③幽门窦的位置高于十二指肠球部;④双胃泡、双液平面;⑤食管腹段延长,且开口于胃下方。胃镜检查亦可达到诊断和治疗(胃镜下整复)的目的。
   5.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四)治疗
  确诊后应及早进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全面了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请进入>>

  小编推荐: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辅导: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辅导: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辅导:结核性脑膜炎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