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练习题:第二十章药剂的稳定性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13-02-12    执业药师辅导视频    评论


7.药物发生变质的原因包括(  )
A分子聚合                     B药物变旋
C晶型转变                     D药物水解
E酶类药物的变性
8.贮藏条件能影响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   )
A温度                        B湿度
C光线                        D包装材料
E氧气
9.既可以延缓药物水解又可以防治药物氧化的措施(  )
A改变溶剂                    B降低温度
C调节PH                     D避光
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10.可增加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
A挥发性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   
B苷类药物制成液体制剂
C制成前体药物
D固体剂型包衣
E贮藏药物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来保持干燥
11.稳定性试验的考核方法(  )
A留样观察法                  B温度加速活化能估算法
C吸湿加速试验法              D光照加速试验法
E比较试验法
12.吸湿加速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带包装样品置高于CRH条件下观察
B去包装样品置于相对湿度90%的密闭容器中观察
CCRH值越大越不易吸湿
D可在各种湿度条件下测定吸湿速度和平衡吸湿量
ECRH值是吸湿性大小的指标
答案
A型题
1.A 
注解: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常用药物降低10%所需的时间(即t0.9)为有效期,药物降低
50%所需的时间(即t1/2)为半衰期。一级反应的有效期和半衰期计算见以下公式
                 t0.9= 0.1054/k
                 t1/2 = 0.693/k
可见一级反应的有效期和半衰期与制剂中药物的初浓度无关,而与速度常数k值成反比。
2.C
3.A 
4.A
5.C
注解: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浓度,一级降解反应的速度与制剂中药物浓度成正比。
(2)温度,温度升高,通常反应速度加快。 
(3)PH,溶液的PH通常对反应速度影响很大。因此,液体制剂只有在某一特定的pH范围内才比较稳定。酸或碱可使溶液中不同反应的速度增大,即发生催化作用。在专属酸碱催化反应中,pH值通过对反应速度常数K的影响而影响制剂的稳定性。
(4)水分,液体制剂常以水为溶剂,易水解的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延缓其水解,固体药物暴露于湿空气中,表面吸附水蒸气,增加了制剂的不稳定性,而吸水的程度与药物的性质和大气中相对湿度有关。固体制剂吸湿后会结块,流动性降低、潮解,进一步可能发霉。变质。
(5)光线,光可提供发生化学反应所必须的活化能。制剂成分的变化(氧化、水解、聚合等),均可因光线照射而发生,如酚类的氧化、酯类的水解、挥发油的聚合等。
6.E
注解:延缓水解的方法
(1)调节PH,通过实验找出药物最稳定的PH,然后用酸、碱或适当的缓冲剂调节,使溶液维持在最稳定的pH范围。实验时可测定数个pH时药物水解的情况,用反应速度常数k的对数对PH作图,从曲线的最低点(转折点)求出该药物最稳定的pH。实验可在较高的恒温条件下进行,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
(2)降低温度,温度增高,反应速度加快,降低温度可使水解反应减慢。在提取、浓缩、干燥、灭菌、贮存等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水解的发生。特别是某些热敏性药物。
(3)改变溶剂,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的药物,可用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极性较小的溶剂,以减少药物水解。
(4)制成干燥固体,对于极易水解的药物,可制成干燥的固体,如灭菌的粉末安瓿、干颗粒压片或粉末直接压片等,并尽量避免与水分的接触。
7.C
注解: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应当考虑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药物的氧化。
(2)避光,在制备的全部过程中,应严格避免日光的照射,成品用棕色玻璃容器包装,避光贮藏。
(3)驱逐氧气,可采取加热煮沸法驱逐溶液中的氧气或通入惰性气体驱逐容器上部空气中的氧气。
(4)添加抗氧剂,药物的氧化降解常为自动氧化降解,因此,在驱逐氧气的同时,还应加入抗氧剂。
(5)控制微量金属离子,尽可能避免药物与金属器械接触,并可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
(6)调节pH,药液的pH升高,药物的氧化加速。所以对于容易氧化变质的药物,一定要调节药液的pH,使之在最稳定的范围。
8.B 
注解:留样观察法是对制剂成品在通常包装与贮藏条件下,将样品置于室温或分别置于3℃-5℃、20℃-25℃、33℃-37℃的恒温箱中,按剂型要求,定期检查有关稳定性的考核指标,逐项记录结果,及时总结。
9.D
10.E
注解:药品的稳定性是其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确定其有效期的主要依据。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藏、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11.B
注解:中药制剂稳定性考核的方法,主要有留样观察法和加速试验法。一般在制剂处方筛选和制剂工艺研究中多用比较试验法,而对成品则采用留样观察法和加速试验法考核。 
12.D 
13.A
注解:常规试验法通常将一定数量的三批制剂于37℃一4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每月考察1次。
14.B
注解:经典恒湿法,其原理是基于化学动力学理论。针对多数药物的分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其对数形式为:
                                lgK=-E/2.303 R×1/T十 lgA
经图解法,以反应速度常数的对数(lgK)对反应热力学温度的倒数(1/T)作图得一直线。截距为lgA。只要将直线延伸至室温处,并在纵轴上找出lgK25、,由K25值即可计算分解10%所需的时间,即25℃时的有效期(t0.9),或25℃贮藏若干时间以后残余的浓度。
15.C
注解: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湿措施:①减少制剂原料特别是中药干浸膏中水溶性的杂质,如粘液质、蛋白质、淀粉等;②加入适宜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减小表面积;③采用防湿包衣和防湿包装。
16.C
注解: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①化学方面。由于药物产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化学反应,导致药剂变质,使药物含量(或效价)降低,色泽改变,产生气体或其他新的物质。可用化学反应的速度表示药物分解变质的速度。化学反应的速度与药物的浓度、温度、pH等因素有关。②物理学方面。如乳浊液的乳析和破裂,浸出制剂的浑浊、沉淀,散剂吸湿等,药剂的物理性能改变,同时可以
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③生物学方面。如受微生物污染,引起发霉、腐败和分解,
另外,某些活性酶的作用,还可使成分产生酶解。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