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序言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12-09-13    执业药师辅导视频    评论

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巡五岳四读。则其识不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与否,则其业不神,传不正,识不广。业不神,难日取玉石草木禽兽虫鱼米谷之属,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一卷,五脏论一卷,皆系之神农。其本久不传,传之者,神农本草经耳,而亦无专本。唐审元裒辑之,书录解题,谓之大观本草,读书志谓之证类本草。厥后缪希雍有疏,卢之颐有乘雅半偈,皆以本经为之主,然或参以臆说,或益以衍断,解愈纷,义愈晦,未有考核精审。卓然有所发明者,则证古难,证古而折衷于至是,为尤难。孙渊如观察,偕其从子凤卿,辑神农本草经三卷,于吴普名医外,益以说文、尔雅、广雅、淮南子、抱朴子诸书翳学敎育网整理。不列古方,不论脉证,而古圣殷殷治世之意,灿然如列眉。孔子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曰致知在格物,则是书也。非徒医家之书,而实儒家之书也,其远胜于希雍之颐诸人也固宜。或以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几有疑于本草经者,然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见于三皇纪矣,因三百六十五种注释为七卷,见于陶隐居别录矣,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唐本草宗之,增一百三十三种,孟昶复加厘定,蜀本草又宗之,至郡县本属后人所附益,经但云生山谷生川泽耳。洪范以康宁为福,雅颂称寿考万年,又何疑于久服轻身延年,为后世方士之说哉,大抵儒者之嗜学如医然。渊源,其脉也,覆审,其胗视也,辨邪正,定是非,则温寒平热之介也。观察方闻缀学,以鸿儒名,海内求其著述者,如金膏水碧之珍,凤卿好博闻,研丹吮墨,日以儒为事。则上溯之羲皇以前,数千年如一日,非嗜之专且久而能然耶。顾吾独怪是编中,无所谓治书癖者,安得起神农而一问之。

嘉庆四年,太岁在已未,冬十月望日,医学敎育网整理宣城张炯撰于瞻园之灌术庄。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