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话,难懂?

来源:心理咨询师    发布时间:2012-04-10    心理咨询师考试视频    评论

  人与人之间,若用“心”沟通,可成就一首可贵的生命共鸣曲;当心心相系的管道尚未架构完成,“言语”即成为沟通的必要元素。

  话,藉口传述,它挥洒出一幅说话者心中的画;重要的是──听话的人,如何去解这幅画中之意。不是去钻研用了什么色彩、留了多少空白、表现了什么意象......而是要多去意会作画的人心中想表达的真话。如此一来,听别人说话,才能听得懂,有“沟”才能“通”。

  活用沟通篇

  ◎你我,是否了解自己?

  “不看人家一夜盖起高楼,不问苍天偏爱谁多,用我一片诚心一双手换得平安自在生活......”彰化师范大学曾汉荣教授表示,人生有多种现象,最悲惨的莫过于人不愿做真正的自己,于是他希望人人均像“农夫”歌词所显:“不信人情早已变得淡薄,不怕真心待人不保留。”

  从事多年的辅导工作,曾汉荣教授觉得人我关系愈见疏离的台湾,最需要的即是沟通:“他人能否接受我们的意见,是否热衷与我们合作,泰半取决于我们怎样表达意见,亦即『怎么说』比『说什么』还重要。”而在沟通时,首要任务便是了解自我状态。曾汉荣教授根据美国学者柏恩(Bern)所提的沟通分析法 ──CPA,带领营队辅导爸妈及干部们认识到个人内在的三种面貌──父母、成人及儿童(Parent,adult,child简称CPA),“父母”是记录在脑海中的早期经验或教导概念;“成人”是理性分析、思考的概念;“儿童”则是感觉的概念。

  ◎你我,是“父母”、“成人”或“儿童”?

  沟通方式可以呈现互补式沟通及交错式沟通(或称非互补式沟通),个人如何清楚认识自我的不同面貌,发展“成人”的自我状态,首先要检视自己的“儿童”,了解它的弱点;其次得清察自己“父母”的档案;亦要对别人的“儿童”敏感,迅速反应,对症下药;最重要的是稍安勿躁,让“成人”有时间认清“父母及儿童”的面貌,进而发展一套价值系统作为行事的准则。亦即双方沟通时,当一方全凭感觉行事(即“儿童”面貌),另一方若能及时敏锐察觉,并以自己“成人” 的面貌理性地进行理解与沟通,将使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增加彼此的认识。

人际沟通

  “辅导如同一面镜子。”曾汉荣教授表示,要让孩子或夥伴清楚自我、了解自我甚至察觉自我,辅导的立场最重要的不是在“说”而是在“听”,不要急着帮对方解决问题,而是去同理对方的感觉。

  ◎了解自我,即拥有人生最丰富的资源

  或许每个人都曾抱持预设立场试图去改变他人──希望活蹦乱跳的子女变得绅士淑女;希望木讷寡言的另一半变得温柔多情;希望直来直往的朋友变得体贴人意;希望......然而这些希望所包含的成分有多少是“我不好你好(否定自己,肯定别人)”、“我不好你不好(否定自己,也否定别人)”、“我好你不好(肯定自己,否定别人)”还是“我好你也好(肯定自己,也肯定别人)”?

  曾汉荣教授再三强调人际沟通是一种接触的艺术:“我想要爱你,而不抓住你;参与你,而不侵犯你;邀请你,而不要求;离开你,而不歉疚;批评你,而不责备;帮助你,而不同情。”

  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自我的不同面貌──父母、成人及儿童是应付人各种境遇的丰富资源;它也如同一件活动的艺术品,如何保持“平衡”则是人我关系的一大课题。他期勉营队里的每位辅导爸妈、干部均能抛开畏惧失望,勇于探究内心世界,寻找自我的道路,做一位健康快乐的人,也进而使周遭的人同样健康快乐。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