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复习串讲第十讲

来源:心理咨询师    发布时间:2012-04-10    心理咨询师考试视频    评论

  第10学时:第十讲
  教程第138-139页
  知识点:婴儿气质
  要点: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理解)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二)要点: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识记、理解) 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
  3.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
  要点:婴儿的社会性依恋(理解)
  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一)要点: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识记)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的反应。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二)要点:婴儿依恋的类型(识记)
  1.安全型依恋(占65-70%),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感情联结;
  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可见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可以从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
  知识点:自我意识的发展
  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
  1周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
  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的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宝宝吃苹果”)变为“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如“我吃苹果”)。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我考网收集整理

  编辑推荐:
  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答题程序汇总
  09年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问答题案例题答题思
  09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汇总
  09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模拟试题汇总
  心理咨询师辅导神经症诊断知识点汇总
  2009年心理咨询师网校辅导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