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

来源:外销员    发布时间:2012-03-12    外销员视频    评论


三、包装和标签要求

包装对环境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包装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包装废弃物和包装容器结构所引起的。大量的包装废弃物,特别是一些无法回收复用的废弃物,所产生的垃圾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包装容器结构不合理会对使用者或食用者的安全与健康造成危害,有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制定了许多含有明确环保措施的包装法律和指令,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治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明确社会各方在包装废弃物处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并有很多国家提出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目标,建立存储返还制度,强制执行再循环或再利用法律,以治理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绿色包装体系。除了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责任之外,很多国家法律还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目标。为了推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欧洲设计了一组包装回收象征性标记,供包装商将其标示在包装主要面。包括:可以重复周转再用的包装标记;可以回收再生(再循环)的包装标记;使用再生料超过50%的包装的标记;使用绿色标记。

大多数国家的绿色包装措施是通过国内各种法律政策得到实施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和保护了本国的生态环境,但是有些关于绿色包装的贸易措施,则引发贸易摩擦,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四、信息技术壁垒

这里有计量单位要求,也有条形码方面的规定,但TBT的最新发展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EDI和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态,发展中国家出口因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市场不完善和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差等而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处于明显劣势:信息不透明,如合格认定程序;信息传递不及时,如技术标准更改;信息传递受阻。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格罗夫预言,5年内所有的公司将成为网络公司,否则它们将不复存在。互联网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变革意义的发明,它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速度远比20世纪其他的伟大发明如电、电话和汽车等快得多。

根据Goldman Sachs的统计,B2B的销售额从前几年为零爆炸性地增长到今天的1140亿美元。德勤咨询公司则预测,美国到明年年底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的公司将从目前占企业总数的31%增加到91%,而到2003年,B2B的销售额将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市场的6倍。Goldman Sachs的研究认为,B2B在电子元器件和货物运输等行业将使其成本降低20%以上,整体商业成本有望下降12.5%,石油、天然气和电信5%~15%,纸张、化工、维修保养服务各10%,钢铁、航天航空各11%,媒体和广告10%~15%,生命科学12%~19%,计算机11%~20%,货物运输15%~20%,林产品15%~25%,金属加工等22%,电子元器件29%~39%。许多发达国家都明确提出了进入电子商务的时间表:美国2000年,加拿大2002年,英国和德国2003年,日本和法国2004年,意大利2005年。许多行业也列出了时间表:汽车2001年,运输和仓储、石化、制药和医药2002年,纸张和办公产品、消费品、重工业、食品和农业、建筑、工业设备等2003年及以后。2000年2月,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将联手共创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虚拟市场。3家公司网上年采购额将高达2400亿美元。这一战略举动将迫使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们进入B2B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五、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1.国际环保公约

(1)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国际环保公约。臭氧层是地球和人类的保护伞,由于广泛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哈龙,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其结果是损害人类健康,危害农作物和生物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引起气候变化等。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如1985年3月通过、1988年9月生效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87年9月通过、1989年1月生效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1990年和1992年两次修正)。规定发达国家于1996年、发展中国家于2010年逐步淘汰40多种受控物质(ODS),由于这些多为基本化工原料,涉及到的相关产品至少有数千种。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随着工业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公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危险废物已从1947年的5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5亿多吨,其中发达国家占95%。由于处置场地少,技术复杂,代价昂贵,特别是国内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加上民众环保意识较强,一些发达国千方百计地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危害。为此,1989年3月通过了《巴塞尔公约》。公约控制的危险废物按来源分为18种,按成分分为27种。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公约缔约方1994年通过一个决议,规定立即禁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以最终处置为目的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从1998年起,以再循环利用为目的的危险废物出口也被禁止。

(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战后,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贸易不断发展,影响了生态多样性。1973年2月签订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按照物种的脆弱性程度,公约将受控物种分为三类列入三个附录,并对其贸易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附录一列入了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800余种,基本上禁止贸易;附录二列入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于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35000种物种,应严格限制贸易;附录三列入任一成员方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员国合作控制贸易的物种,应对贸易加以管理。这三类物种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物种被纳入第二类和第一类的范围。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或其相关产品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4)《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生物安全议定书》。1992年6月5日签署的《生产多样性公约》没有直接的贸易措施条款,但一些条款对贸易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关于遗传资源的取得、知识产权和生物安全规定与国际贸易直接有关。2000年1月28日达成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将对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