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战略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来源:外销员    发布时间:2012-03-12    外销员视频    评论

  另外一个需要分析的问题是自由污染区的反制与自由贸易原则的矛盾。一个国家为吸引外国投资而故意实行较低的环境标准、较宽的环境执法政策,从而引起污染型工业、产业向本国转移,在国际上被称为自由污染区政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自由污染区政策的后果之一,是其他国家会由于其较高的环境标准和较严的环境执法政策,而削弱本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竞争力。对自由污染区的反制手段是征收绿色抵消税:从自由污染区国家或者地区生产的产品中收额外的进口税。这也是绿色壁垒的表现方式之一,国际上对它的的评价长短不一。原因可能是其与WTO 自由贸易原则互相冲突,而且非常可能被滥用。 

  (四) 绿色壁垒对相关国际谈判的引导 

  目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佐立克(Robert Zoellick) 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谈到,美国将修补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求重新开始多哈贸易谈判,讨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农业、竞争和投资方面的问题以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在绿色壁垒席卷全球的今天,新一轮的国际谈判必将涉及到环境、贸易与投资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国际社会应充分考虑发达国家是当前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责任者这一事实,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承受力,不允许发达国家将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应要求发达国家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给予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与经济援助和环保技术转让相结合;应强调各国间的有效合作,阻止任何有害于人类或生态环境的活动和物质迁移和转让到他国,不能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污染物的处置地;不能允许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或投资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产业,同时却在进口时实施绿色壁垒。 

  三、对我国国际投资法的思考 

  我国现已颁布6 部环境法、13 部资源管理法和395 项环境保护标准,加上即将颁布的《对外贸易法》(修订稿) ,大体完成了我国绿色壁垒的构建;但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速度较慢,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还力不从心。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在国内已逐步形成气候,许多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意识加强;但有些评审机构受利益驱动,咨询评审质量不高,持证企业实效不佳,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付钱给证、出钱买证等不良现象。从国际投资法及其实务来看,还是问题多多。 

  1. 国际投资法没有规定环境要求。1992 年国家环保局和外经贸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环保管理的逐步规范化。2002 年2 月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进一步明确了某些项目在投资上的要求,其中有些规定涉及了环境要求。但在制定合理合法适宜的具体绿色壁垒来保护国家相关产业方面的法规为数甚少,也难以援引WTO 的“最后文件”中有关环境与贸易条款,并通过“专门机构”抵制“污染转嫁”,保护我国利益。针对于此,我国必须加强国际投资方面的国内立法,尽快建立健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管理体制。 

  2. 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用于规范环境服务业的法规。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环境服务包括排污、固体废物处理、废气清理、降低噪音、自然和风景保护、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服务,但不包括环境质量检测和污染源检查服务。在加入WTO 的文件中,我国政府对环境服务作出承诺,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仅限于以合资企业形式从事环境服务,并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我国涉及到环境服务业及其开放的政策法规,基本包含和体现在第三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政策、综合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环保产业政策中,内容分散,缺乏协调。 

  入世以来,国外企业大举投资于中国,为了引导环境服务市场有序发展,应当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如:制定外资环境服务企业管理法规或条例;建立起环保产品、环保工程、环保设施运营、环保咨询服务等监督管理措施或办法;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和监察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积极营造环保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良好环境,从而使环境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建立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重视绿色壁垒,充分研究国际投资中的环境要素和国际投资法的环境规则的作用及效果以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将对我国积极应对别国的不合理跨国投资,充分构筑我国的自己的绿色壁垒、建筑我国完善的国际投资法体系,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