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物流员考试第一章复习提纲

来源:物流师    发布时间:2012-03-16    物流师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物流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物流师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物流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物流初级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

第一章 现代物流概论

1. 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包括物资、物料、货物、商品、物品。

2.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物流八最原则:最适合的运输工具,最便利的联合运输,最短的运输距离,最合理的包装,最少的仓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信息,最佳的服务。

4. 物流的作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系统优化;降低成本。

5. 合理化阶段,欧洲的制造业已采用准时生产模式(JIT),产品跟踪采用条形码扫描。欧洲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

6.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7. 运输提供两大主要功能:产品转移、产品储存。

8. 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9. 管道运输的优点是:①运输量大;②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③能耗小;④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⑤不受气候影响;⑥管道可以走捷径;⑦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10. 两个基本经济利益:①风险最小化;②通过对基本产品使用各种标签和包装配置,可以降低货存水平。

11. 储存合理化的标志:①质量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时间标志;④结构标志;⑤分布标志;⑥费用标志。

12. 储存合理化的实施要点:①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②在ABC分析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③集中库存。④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⑤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⑥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⑦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⑧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13. 叉上叉下方式,属水平装卸方式。

14. 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

15. 移上移下方式,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

16. 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可分为连续装卸与间歇性装卸两类——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采取这一方式。

间歇性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这种方式。

17.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①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原则;②减少无效作业的原则;③集装单元化的原则;④提高机动性能的原则;⑤利用重力和减少附件重量的原则;⑥各环节均衡、协调的原则;⑦系统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18. 包装分类一般可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

19. 配送的功能和特点

配送的功能可概括以下几点:①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②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③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最低库存或零库存;④简化手续,方便用户;⑤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配送活动不仅作为物流活动的终结环节,而且作为营销或促销活动的重要手段。

20. 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①少品种、大批量配送②多品种、少批量配送③配套(成套)配送。

21. 现代物流的特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

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

22. 现代物流的分类,按照实用价值分类:①宏观物流,下述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②微观物流,下述物流,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均属微观物流。

按照作用分类:①供应物流;②销售物流;③生产物流;④回收物流;⑤废弃物物流。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①社会物流;②行业物流;③企业物流。

23. 7R,即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数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产品、适当的条件、适当的成本。

24. 物流系统的目标,简称为“5S”目标。①服务(Service)目标;②快捷(Speed)目标;③节约(Space Saving)目标;④规模优化(Scale Optimization)目标;⑤库存(Stock Control)目标。

25. 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和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其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26. 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由三个方面构成:⑴劳动者要素,它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第一要素;⑵资金要素;⑶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手段以及各种消耗材料。

27. 确定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精简原则、统一原则、自主原则、高效原则。

28. 一般来说,从物流企业担负商品流通职能的共性出发,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可划分为业务经营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和行政事务部门,而各部门的进一步划分则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29. 按经营过程的环节分设业务经营机构、即按购、销、运、存的经营环节设置机构,各个机构分别负责所有各类商品的购进、销售、运输和储运业务。

30. 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大都采用直线职能制形式的组织管理形式。

31.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表现在:

⑴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具体来讲,物流系统必须做到:第一,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第二,物流主体的合理化;第三,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

⑵现代物流着重的是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

⑶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⑷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⑸现代物流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的商品供应体系;

⑹现代物流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

32. 物流质量管理

⑴物流质量的概念:①商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②物流服务质量;③物流工作质量;④物流工程质量。

⑵物流质量管理的特点:①管理的对象全面;②管理的范围全面;③全员参加管理。

33. 合理储存的内容:①合理储存量;②合理储存结构;③合理储存时间;④合理储存网络。

34. 连续库存系统,这个系统以经济订货量(EOQ)和订货点的原理为基础。连续库存系统要保持存货数量的纪录,并在存货量降至一定水平时进行补充供应。

35.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它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物流标准化对国际物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

36. 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37. 以集装箱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其作用即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问题。

38.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目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mm×400mm为基础模数尺寸。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