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

来源:检验技士    发布时间:2011-08-27    检验技士辅导视频    评论

  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内CFU-s .经过单向嗜酸性祖细胞(CFU-EO)阶段,在有关生成素诱导下逐步分化,成熟为嗜酸性粒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少见,仅为0.5-5%.

  嗜酸性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作用,但基本是无杀菌力,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嗜石破天惊生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发破坏组胺,从而起到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此外,实验症明它还参加与对嚅虫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至少有六大来源:

  ①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而来的组胺(histamine);

  ②由补体而来的C3A/C5A、C567,其中以C5a最为重要;

  ③从致敏淋巴细胞而来的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

  ④从寄生虫而来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⑤从某些细菌而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⑥从肿瘤细胞而来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以上务因素均可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百分率很低,故经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换算而来的绝对值误差较大,因此,在临床上需在了解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时,应采用直接计数法。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