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纪中展探讨网络编辑的职业规划

来源:网络编辑考试    发布时间:2012-05-11    网络编辑考试视频    评论

  本周五晚,网编训练营第113期请来了新鲜传媒CEO纪中展先生,交流主题是30岁后网络编辑的职业规划。

  30岁,很让人敏感的一个数字,如何安全度过以便让接下来的人生不再迷茫而是踏上辉煌,相信这是大多数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作为互联网职业人群中的重要一支——网络编辑,他们能否在30岁之后继续编辑之路,或者开始新的转变,这的确需要过来人多多传授成长经验或者提供职业发展建议。

  纪中展老师在上世纪90年底末期中国互联网刚起步的时候进入互联网,第一份工作就是网络编辑,曾在搜狐等门户工作过,不仅熟悉网络编辑的工作要求,也了解网络编辑的职业变迁和公司办公环境,因此在其个人成长经历的分享过程中,网络编辑可以从中受到不少职业启发;另外,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社会对网络编辑职业的看法。以下是纪中展老师的观点记录以及本人的一点见解。

  网络编辑不能成为终身职业

  说起早期互联网应用,话题绕不开论坛。不管是腾讯的马化腾,还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在互联网领域的耕耘都是从泡论坛起步的。纪中展老师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不是创业而是把管论坛当做一个正式的工作。

  回顾90年底末期那段防黄赌毒的删帖经历,纪老师记忆犹新。那时候完全是按照传统媒体的方式来运作网络,工作量不大,信息发布操作简单。即使后来去门户继续做编辑了,但一直做着常规的工作:改标题、做访谈。在纪中展眼中,除了在发稿速度和独家信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实在没有做什么值得向人炫耀的事情(这在其工资及其涨幅上也得到了反映)。因此,他认为互联网缺少支撑编辑职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强劲动力,网络编辑无法成为终身职业。

  此结论一出,肯定会触痛不少人的神经。因为很多人正想干一辈子编辑吧。如果把网络编辑看作是网络信息的搬运工,淹没在没日没夜的键盘和鼠标操作中,确实想要提振职业兴趣会很难;但是,如果把网络编辑看作是网络信息的中间人,热衷于网络传播和信息分享,那么你会感受到作为一个新媒体人的职业崇高感。不同的职业心态和兴趣差异,将决定着个人在网络编辑能走多远。所以,在30岁的时候,有些人需要选择转型,而有些人可以继续走下去。

  未来可能不存在网络编辑

  从互联网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那一天起,网络编辑就已经存在了。不同的是,以前是穷杂工,工作内容涵盖了网站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论坛管理、域名服务器、网站运营、资讯采编、外联公关等等;随着互联网的进化,运营、产品、设计等逐渐分流出去成为了独立的职业,而网络编辑专注于内容生产和传播。因此,网络编辑工作的重要性直接与互联网内容的重要性直接挂钩,而“内容为王”正接受着越来越多的质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走出稚嫩,其盈利模式开始变得清晰。人们在获取资讯、娱乐互动之外,其商业诉求的愿望渐强。因此,在这一转型时期,单纯的内容输出可能缺少价值,网络编辑的职业走向将面临新的变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简单的信息采集、筛选和上传等工作将由机器或软件替代,而运营、技术等功能将重新回归,恐怕那时候不能再用网络编辑来做职业称呼了。

  当然,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讲究“术业有专攻”。对内容的需求总量可能会降低,但内容绝不会在互联网上消失,而且会有更高质的要求,这也必然会导致市场对一支高素质网络编辑队伍的需求。网编这条路不仅能走下去,还能走得更深入。

  网络编辑的发展出路

  既然进了这个互联网行当,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尽管现实中网络编辑确实不如产品经理、营销策划等有地位,但也不是一条职场死胡同,通过努力一样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总的来说,职场出路有两条。一条是继续内容路线,将编辑职业走到底。这就要求个人有新闻理想,热爱媒体工作,可以选择进入一家媒体属性较强的公司发展,并能通过晋升通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条是转型(包括创业)。职业选择有很多,公关、市场、运营、产品、技术等这些方向都可以考虑,主要依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来决定。要注意的是,转型前应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累人脉,扩展经验。在工作上表现为多参加跨部门合作和交流,从不同职能的同事获取经验;在业余生活上表现为多参加圈子聚会,扩大业界知名度。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