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编学堂:如何从报纸编辑转型为网络编辑

来源:网络编辑考试    发布时间:2012-05-11    网络编辑考试视频    评论

  网络新闻作为一种伴随网络发展而兴起的新闻传播形式,在网络盛行的今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势。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新闻传播手段的不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互联网查看新闻。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2006年是中国网民数增加最多的一年。据相关调查,半数以上的网民上网的首要目的是查看新闻,由此,网络新闻在人们认识世界,增长见识方面发挥着深远的影响。相比传统媒体上的新闻,网络新闻具有语言表述上更为口语化、轻松活泼、幽默、互动性和时效性更强的特点。网络新闻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大致源于以下原因:

  网络新闻要求极快的更新速度,因而需要使用简明易读的语言;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与自主性,使得新闻语言的表达趋于口语化和易交流性;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输不同,网络传播是点对点进行,具有交互性。要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使新闻稿件的现场感增强,行文生动,可读性强。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才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10种新职业中,“网络编辑员”名列其中。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传媒英才网负责人表示“现在对于网络新闻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目前很多网站都在公开招人,这方面人才“一人难求”,网站之间相互“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以及网络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网站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多元化,既有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有新闻、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TOM网站事业部总监金磊指出,以往,网站编辑大多是由技术人员,如网站管理员、图文设计等分流出来的,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但是,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更多的网络新闻是由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去从事,而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它要求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具备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有足够的敏感度;同时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等。2006年7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网站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为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具有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人在上岗前都要经过完善的业务培训。但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才并不一定胜任网络编辑工作。 这是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网络媒体的历史比较短,因而人们对网络传播规律把握还不充分,对网络舆论导向的认识更显不足。但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不容小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信息海量等特性,使得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出差错和问题,更容易造成受众对其公信力的质疑,对其媒体属性和社会责任的误解和分歧。

  网络媒体的工作要求合格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采写和编辑新闻稿件,而且必须懂得与互联网新闻业务相关的技术。

  那么,传统媒体新闻人才如何成功转型为网络编辑呢?

  首先,要进行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建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是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和规章,为规范网上信息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过这类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使网站从业人员自觉认识在文明办网中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互联网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而法律法规也必然要规范从业者的行为,维护新闻传播的社会秩序。在网络环境中出现的不道德的传播行为,特别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对网络新闻从业者形成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我国目前没有出台专门的新闻法,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依据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网络新闻的运作进行调控。而新闻行业内部的行政法规是更为直接的道德要求,如《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如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信息产业部制定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都是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

  其次,明确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网络媒体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使得新闻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各种资讯在网络中发布和流通,受众的知晓权得到了很大满足。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从业者本身所固有的伦理道德准则内在地规范着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了使更多健康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中流通,网络新闻工作者应该结合其职业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避免不良传播行为。

  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强化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在自由的新闻传播空间里,网络新闻工作者充当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在其中任意游走的自由分子,他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新闻从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基本的新闻理念,用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发布。

  网络新闻中最为严重的新闻真实性问题。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尽力核实网上的新闻来源,并在两处以上来验证新闻的真实性。对于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也应注重调查研究。尤其是那些轰动的、刺激性的内容要进行反复的验证,不宜轻信,尽量采用权威新闻媒体的信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新闻工作者应确保由自己“原创”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客观,认真把握好采写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载体,无疑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给一些不具备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传播虚假新闻、侵权新闻、色情新闻等不道德新闻的机会。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职业教育、自律、他律等方法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内涵,形成一种内心的信念,经过认知、选择,约束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个健康有序

  第三,尤其要注重舆论导向。舆论的导向性历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祸”和“福”,是关系到党和人民前途、命运根本利益的通天大事。网络舆论的个性化、言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交流的直接性和互动性,给网络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带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网络新闻编辑的的舆论导向素养相比传统媒体新闻更显重要。

  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是一种综合效应,是新闻网站宣传、传递、服务等各项功能的综合体现,是总体质量和品位的要求。导向又可细分为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这些都是网络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具体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新闻报道部分,二是论坛、社区、博客等非新闻部分。因此,在学习网络业务的时候,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不能有任何偏颇。网络传播的互动特性主要是通过论坛和社区来体现,而博客也是更容易出导向性错误的地方,所以应更加注意对论坛社区等互动内容和非新闻部分的导向问题。

  第四,更新新闻业务知识。目前,由于互联网新闻海量的特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网站通常要求从业人员是多面手,既能当记者又能当编辑,而且还应懂一些互联网技术。传统媒体分工明晰的采访、编辑、摄影等新闻业务,在很多网站往往就是由一名编辑来完成。

  网络新闻业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次:一是新闻标题,比如,标题如何符合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如何抓住新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亮点,吸引网民眼球;二是内容提要,比如,提要如何才算全面、完整,如何准确反映新闻的意图和导向,提要字数多少才算得当;三是新闻正文,比如,新闻导语和由头不仅要规范,还要表达趋于口语化和易交流;四是关键词或背景链接,比如,如何恰当设置关键词,如何合理安排文内链接,背景资料如何才算充分,如何正确设置背景资料链接;五是相关新闻或相关文档,比如,如何让某一新闻以及其相关新闻从整体全面和导向上正确。

  第五,重点掌握网页编排技术和质量。新闻网站的单个页面,就好比是报纸的版面。新闻网站的各级各类页面,特别是网站首页和各频道首页的质量好坏,起着决定该网站的总点击的关键性作用。比如(专题)页面有没有策划意识?版面有没有引导意识?有没有创名牌栏目的意识?有没有服务网民的意识等等?色彩是否恰当?图文是否并茂?尤其要努力掌握与互联网新闻相关的技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网站的新闻编辑(或记者)往往需要熟悉发布系统、图片处理技术、网页编排技术、搜索排名、网络直播、多媒体技术运用等等知识。只有这样,网站编辑才可以从策划和采写新闻一开始,就考虑到页面设置、栏目规划和图片运用等方面,才会有整体的策划意识和连贯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