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科主治骨科学:损伤类型及病理

来源:外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2013-02-21    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一)脊柱骨折分类

  临床上根据致伤机理、损伤部位、稳定性等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①屈曲型。最常见。受伤时暴力使身体猛烈屈曲,椎体互相挤压使其前方压缩,常发生于胸腰段交界处的椎骨,可合并棘上韧带断裂。暴力水平分力较大时就产生脱位。②伸直型。少见。高空仰面落下时背部被物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裂,椎体横行裂开,棘突互相挤压而断裂,或上椎体向后移位。③屈曲旋转型损伤。暴力使脊柱不仅屈曲且伴有旋转,可发生椎骨骨折外,常有关节突骨折及脱位。④垂直压缩型。暴力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垂直挤压椎骨,使椎骨裂开,骨折块常突向椎管压迫脊髓。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①稳定型。椎体压缩高度未超过50%;单纯横突骨折。②不稳定型。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椎体畸形角>20°;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骨折伴脱位;压缩骨折伴棘突或棘间韧带断裂等。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根据三柱理论将脊柱分为前、中和后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半部,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的后半部及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体附件及其韧带。共分为:①压缩骨折。椎体前柱受压,椎体前缘高度减小而中柱完好。②爆裂骨折。脊柱的前中柱受压爆裂可合并椎弓根或椎板纵行骨折。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皆减小,椎体的前后径及椎弓根间距增宽。③后柱断裂。脊柱后柱受张力断裂,致棘间韧带或棘突水平横断;并可延伸经椎板、椎弓根、椎体的水平骨折,即Chance骨折。故可累及中柱损伤。④骨折脱位。脊柱三柱受屈曲、旋转或剪力作用完全断裂,前纵韧带可能保持完好。⑤旋转损伤。旋转暴力经椎间盘的损伤,损伤椎间盘明显狭窄而椎体高度无明显改变。损伤间盘的上下椎体边缘有撕脱骨折。⑥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不同于后柱断裂,因中柱未受张力作用损伤。⑦暴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颈椎骨折脱位类型。颈3~7可发生椎体压缩骨折;颈椎脱位由于一侧或二侧小关节交锁所致;环椎可发生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枢椎可发生凿状突骨折及伸展型绞刑者骨折(Hangman's骨折)。以及C1-2的脱位等。

  6.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SCIWORA)。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它和儿童脊柱生理解剖特性有关。中老年则多伴有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等病变存在。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脊髓损伤早期多伴有脊髓休克。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单纯脊髓休克可在数周内自行恢复。球海绵体反射的出现或深腱反射的出现是脊髓休克终止的标志。

  2.脊髓挫裂伤。可以是轻度出血和水肿,也可以是脊髓完全挫灭或断裂。后期可出现囊性变或萎缩。

  3.脊髓受压。由于突入椎管的移位椎体、碎骨块、椎间盘等组织直接压迫脊髓,导致出血、水肿、缺血变性等改变。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