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级统计师考试《专业知识》知识点(二十八)

来源:统计师    发布时间:2012-02-02    统计师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统计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统计师考试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统计师考试辅助材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2012年初级统计师考试《专业知识》知识点: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规定的指标内容,统一规定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由填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统计报表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已形成一种制度即统计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必须向国家履行的一种义务。

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式。它是由国家统计部门根据研究的任务与目的而专门设计制定的统计报表表格,用于搜集统计资料。它是统计报表制度的主体。

(2)填表说明。它是对统计报表的统计范围、指标等作出的规定,具体有:

填报范围:即统计报表的范围,规定每种统计报表的报告单位和填报单位,各级统计部门与主管部门的范围等。

指标解释:对列入表的统计指标的口径,计算方法以及其它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

分类目标:有关统计报表主栏中应进行填报的有关项目的分类。

其他有关事项的规定:除了以上各项规定以外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报送日期,报送方式,报送分数等。

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基层的原始记录、台帐及基层的内部报表。

二、专门调查

1.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适于搜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例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等。

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物力、资源状况及其利用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普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但是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一般不宜经常使用。

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是它们的标志总

量在总体总量中占据绝大比量。因此,当调查的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基本的发展趋势,而不要求掌握全面的准确资料,而且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重点单位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例如,为了掌握全国钢铁产量,可以选出鞍钢、宝钢、武钢、包钢、首钢、攀钢、马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调查。

重点调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调查。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典型调查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但是,这种调查由于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因此,必须同其他调查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抽样调查同其他调查比较,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准确的全面统计资料。因此,这种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详细内容,将在抽样调查一章中介绍。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