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八必备资料:美国文学简史(八)

来源:专四专八    发布时间:2013-01-23    专四专八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赫尔曼.麦尔维尔
  • 第2页:华尔特.惠特曼

浪漫主义的危机:赫尔曼•麦尔维尔

  如果说青年共和国的灵魂曾在爱默生与梭罗的著作里首先得到印证,在爱伦•坡和霍桑的著作里发现自己的痛苦和悲剧性的声音的话,那么到1850年,产生一部用不朽的世界之声呐喊出信心与绝望的文学巨著,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的文学才称得上是伟大的文学,而《白鲸》与《草叶集》就是这一类文学的典范。
  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麦尔维尔和惠特曼在同一年出生,并于同一年去世,除了外出短暂旅游外,两人的住处相距不超过几百英里,都以纽约市及其周围地区为家,而且两人都深受尼克尔包克尔一伙(即19 世纪早期以欧文自己所塑造的古怪历史学家迪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命名的一群曼哈顿青年人)作家的诙谐、爱国热情和新英格兰人理想主义的影响,然而没有任何记录表明他们两人曾经相识,或是对对方的思想与作品作过重要的评述。惠特曼1855 年初露锋芒发表《草叶集》时,麦尔维尔已基本上完成了他重要著作的创作。这两位叛逆的巨人,一生基本上都在各自的想象王国内创作和生活。两人的创作都有史诗般的气势和悲剧的意境,但却为同代人,所误解,可是他们最终还是得到了后代人的推崇。
  一般人认为麦尔维尔与惠特曼在思绪与对读者的启示上是截然不同的。麦尔维尔似乎推崇魔鬼,他发出的声音是嘲讽与绝望,他的根本信念是罪恶不可避免;而惠特曼则对生活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人类共有的善心大声歌唱。麦尔维尔在哲学上与爱伦•坡和霍桑一脉相承,而惠特曼则与爱默生紧紧相连。实际上,他们之间的不同只是表面现象,《白鲸》与《草叶集》之间真正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悲剧,是普罗米修斯式的史诗;后者是颂歌,是英雄或民族的史诗;麦尔维尔敢于违反神的意愿,发出人类与命运抗争的呼喊,惠特曼则唱出了自己民族共同的追求和信念。
  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是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生在纽约的一个商人家庭,在他还不到13 岁时,他的父亲因破产而发疯致死。少年麦尔维尔不得不外出谋生,他当过店员、教过书、做过农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18 岁那年,他报名当了船伙计,随船到过利物浦。1841 年他登上“阿古希耐”号捕鲸船,从马萨诸塞州美国的捕鲸业中心新贝德福德港出发,去南太平洋作捕鲸航行。
  这一偶然行动对他以后的经历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上都与海洋和捕鲸结下了不解之缘。麦尔维尔在这艘捕鲸船上干了18 个月,由于忍受不了繁重的劳动和船长严厉的管教,终于在1842 年7月9 日逃离捕鲸船,上了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与岛上吃人的居民泰皮族人住在一起;9 月9 日他登上了另一般捕鲸船“鲁茜•安妮”号,逃到塔西提岛,又因参与暴动被囚禁在那里;不久之后他再次登上一艘捕鲸船逃到夏威夷,并于1843 年9 月在那里参加了美国海军,1844 年10 月随“美国号”战舰回到波士顿。
  回家后不久,麦尔维尔就以他在南平洋的冒险经历的素材开始了小说创作。他早期的几部作品如《泰比》(1846)、《欧穆》(1847)、《玛蒂》(1849)、《雷得本》(1849)和《白夹克》(1850)都大量取材于他的这
  段经历。1847 年,麦尔维尔与大法官伦米尔•肖的女儿结婚。婚后有两件大事对他的创作影响重大:1850 年,他与住在伦诺克斯附近的小说家霍桑相识,结为好友;1856 至1857 年,由于健康原因他到欧洲和远东作了一次旅行。他先后去了英国、法国、希腊和意大利,还专程前往巴勒斯坦圣地朝觐。这些旅行见闻成了他晚期作品的素材和背景。1866 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战争的外表和局部》;1876 年发表长诗《克拉瑞尔》。1888 年,他的诗集《约翰•玛丽及其他》和1891 年《蒂英莱昂》相继问世。他晚年的小说代表作《比利•勒德》直到1924 年才正式出版。从1858 年到他去世这30 多年里,麦尔维尔几乎是默默无闻,他的小说几乎无人再读,原来的荣誉也随之烟消云散。
  20 世20 年代后,麦尔维尔重新受到读者的青睐,这成为所有文学史上最富戏剧性的逆转之一。他从一位在教科书中无足轻重的角色一夜之间跻身于19 世纪几位主要的美国文学家之列。他的杰作《白鲸》作为最伟大的小说得到了广泛承认。由于《白鲸》的被重新发现,他的其它小说也因此受到重视。
  出版于1851 年的《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描写了“皮阔德”号捕鲸船出航捕鲸的经历。伊希梅尔厌倦了枯燥的大陆生活,决定应募当一名捕鲸手。他在小客栈里遇到一位黑人鱼叉手魁魁格,两人同病相怜成了知已。他一起在南塔开特上了“皮阔德”号捕鲸船,随即出海。“皮阔德”号的船长埃哈伯是一个阴沉、神秘的人物,他已有40 年的捕鲸经历,但上一次出海时,一条腿却被一个名叫莫比•狄克的鲸中之王“白魔”咬掉了。他发誓要报仇,便出航寻找第二次与“白魔”交手的机会。埃哈伯决心要和莫比•狄克拼个你死我活,便要所有船员都围着他的激情转。船员中有的心甘情愿,有的迫不得已,有的迟疑不决。结果,经过一场殊死决战之后,鲸死人亡,两败俱伤。伊希梅尔只身获救,得以追述全部过程。
  小说的描写中心是伊希梅尔•埃哈伯和白鲸。麦尔维尔从1850 年冬开始这部小说的创作,到1851 年5 月时他认为已“完成了一半”。可是同年夏季见到霍桑并重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后,他的写作观念发生了变化。他在原以为写完了的故事情节里又加进了新的内容。他对捕鲸业知识与实践了如指掌,因而《白鲸》充满了海风的气息和煎鲸脂时发出的臭味。麦尔维尔深深地关切着自由人如何与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的问题,于是他把船长塑造成了一个象泰坦那样蔑视上帝与自然的巨人。
  麦尔维尔虽然深为船长蔑视天地万物的精神所感动,但他并不完全赞成这种态度,他对伊希梅尔种种思想反应的描写就表明了这一点。最初,埃哈伯一番煽动性的慷慨陈词曾使伊希梅尔激动不已,他同其他船员一道为船长热烈喝采。但是,随着船只向前航行,他变得越来越超然,以致于进入了另一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他对巨鲸和捕鲸知识,特别是对莫比•狄克所进行的长时间研究和探索使他变得与冬烘学究相差无几。当然,伊希梅尔的探索较之埃哈伯采理智、安全得多。因此在同莫比•狄克的最后较量中,唯一的幸存者便是伊希梅尔,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支配全书并赋予它一种异乎寻常的壮丽和崇高意义的仍是埃哈伯的悲剧,
  《白鲸》选择的题材是很有意义的。捕鲸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财源。东海岸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靠捕鲸业逐步繁荣起来的。因而当时资本家的财富往往以库存鲸油的数量来计算。作者把白鲸描写成一种超自然的“力”的代表,带有浓重的神秘主义气氛。埃哈伯国执、顽强、刚愎自用,他掌握着全船人的生命,但他的一切行动都只是为了达到个人复仇的目的,因而他既是英雄,又是恶人。
  《白鲸》既是一出戏剧,又是一个冒险故事;既是哲学的探索,又是科学的研究;是一篇散文,又是一部史诗。种种特点无不兼而有之,所以又被誉为“捕鲸的百科全书”。《白鲸》是麦尔维尔创作的高峰和焦点,没有这个高峰,他的创作就会陷入混乱与毫无意义的模式;有了这个焦点,他的创作才成为美学上相互关联的整体。

  相同系列:
  专八必备资料:美国人文知识汇总

  考试大在线会员中心:章节练习、模拟考试、试题收集、笔记交流、悬赏问答等众多功能重磅推出!点击免费体验

  考试工具,免费应用助学习:


模拟考场


章节试题


你问我答


资讯订阅


高清课程

号外!号外!考试大·最新资料共享平台开放啦!!

·亲们,如果有好的考试资料,是不是可以上传和其他考生一起分享呢?可以挣“银子”的哦!
·亲们,如果需要其他考试资料,也可以来资料中心求购哦,钱?不用,It is free!
·亲们,只要动动手指就有“money”来,还愣着干嘛!很多共享资料在等着你哦
·亲们,赶快进来瞧瞧吧!>>>>点击进入:考试大资料交易中心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