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地理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特岗教师    发布时间:2012-12-19    特岗教师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填空题;二、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三、判断题;四、综合题;五、简答题;六、教学评价
  • 第3页:一、填空题;二、单项选择题;三、判断题
  • 第4页:四、综合题;五、简答题;六、教学评价

參考答案及解析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色球 光球
2.地中海 热带草原
3.西南 福建
4.东北平原 江南丘陵
5.泻 冰蚀
二、单项选择题
6.B[解析]略
7.C[解析] 略
8.D[解析] 莱特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较多,水土容易流失,因此应保证当地植被覆盖率以加强水土保持能力。
9.A[解析] 略
10. A[解析] 我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移到华南沿海,10月到达南部沿海。
11. B[解析]首先排除C、D,因为图中的海拔太高了,不可能有700米,既然渭河水位上涨,说明黄河水位更高,应该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选B。
12. C[解析]略
13. B[解析]略
14. C[解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15. A[解析] 炼铝业属于能源、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这种类型工业还包括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16. C[解析]当气温为1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3毫克/小时,当气温为3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5毫克/小时,由此可知选C。
17. A[解析]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由图可知植物生长速度最快时温度大概为25℃~30℃,因此选A。
18. D[解析]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烃破坏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减小。
19. C[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越多。
20. A[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副高脊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处于副高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即该地区的伏旱天气。
21. C[解析]由图可知,①为华北地区,该地雨季为7、8月,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而扬沙天气多出现在冬半年。
22. C[解析]副高的移动规律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速度和方向基本一致,可通过雨带推移来理解,一般情况是5月,雨带位于华南,进而北移,6月,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7月、8月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可以推出北移时间为5~8月份,而南撤仅用9月份1个月,故秋季移动速度最快。
23. B[解析] 略
24. B[解析] 图中可用于基础建设的土地所占比重最大,为35.4%。该项供地结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5. A[解析] 略
三、判断题
26. √[解析]略
27. ×[解析] 教学过程是由各科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它严格区别于非教学形式的认识过程。
28.×[解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学内容、教师和教案等的结构有所不同,但常规的上课均是由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课程结束这5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29. √[解析] 略
30. √[解析]略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