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

来源:特岗教师    发布时间:2012-12-19    特岗教师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选题
  • 第2页:阅读题
  • 第3页:文言文阅读、诗词欣赏、简答题、教材分析
  • 第4页:参考答案
  • 第5页:参考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20—26每题2分,27题6分,共20分)

(一)完成20—22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为狱:主掌讼事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二)完成23—27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天令怀素按鞫 按:查办

B.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 典:主管

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 受:同“授”,接纳

D.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 讽: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

24.下列各项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B.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

C.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D.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2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马怀素处事平恕的一组是( )

①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②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

③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④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⑤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⑥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怀素家境贫寒,他白天砍柴割草,在晚上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章写作。

B.马怀素用汉朝不给向被处死的彭越奏事的栾布判罪,说明判处给被流放的朋友送行的崔贞慎等人是不恰当的,从而使武则天改变了初衷。

C.张易之诬陷崔贞慎和独孤祎之,武则天让马怀素按照诬辞审问,但马怀素坚持正义,最终使崔贞慎和独孤祎之获免。

D.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

2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

(2)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3)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28.(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三、四句写出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五、简述题(本题共16分)

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

六、教材分析(本题共20分)

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做出分析。

相关推荐: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7套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考试试题(1) (2) (3)

>>海量套题全免费体验!!免费注册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