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章节考点总结4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教师资格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1年教师资格师考试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3、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4、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6、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像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和明适应(感受性降低)。

7、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8、感觉细胞包括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9、颜色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10、颜色混合的两种情况:色光混合和颜色混合

11、色觉理论包括: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黑林的四色说。

12、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3、听觉理论包括地点说和频率说

1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15、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16、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征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大小和深度知觉。

17、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

18、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真动与似动知觉。

19、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客观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0、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恒常性,

21、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他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