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章节考点总结7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教师资格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1年教师资格师考试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七章  意识状态

1、意识有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2、意识水平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3、无意识包括催眠、白日梦和冥想

4、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加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

5、催眠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里活动有选择的反应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里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7、注意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

8、注意的理论有过滤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和双重加工理论。

9、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10、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事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11、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叫做注意范围,又叫注意广度。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要求,知识经验等有关。

12、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13、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的吧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14、对于注意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几种注意的交替使用,个人的主观努力等来培养。

15、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性的静息状态。

16、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第三阶段脑电波出现△波;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以△主,即深度睡眠期。四阶段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梦境多发生在这一阶段。

17、睡眠具有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功能等。

18、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现象叫失眠。

19、药物依赖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20、常见依赖药物有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和尼古丁。抑制剂包括酒精,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安定类药物,常见致幻类药物包括大麻、MDMA和LSD.

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