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考点复习七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第七章 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观察时手思维影响的、游艺室的、主动的和系统知觉过程, 也较“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思维是一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品质主要之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
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1言语前思维阶段;2直觉行动思维阶段;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在场贵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耶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教材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实物即实际事物,事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论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
论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
3科学的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直觉概括

特别推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试题汇总

201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试题汇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