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考点复习十四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时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3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4大学生恋爱与性的心理健康教育;5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负于思考于认识偏激的矛盾。
如何指导大学生学习适应:1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志愿辅导的任务和策略: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2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3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4求职技巧的指导。

特别推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试题汇总

201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试题汇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