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重点笔记(5)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1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2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⑴认知内驱力⑵自我提高的内驱力⑶交往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到了青少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3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1.5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在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
1.6学习动机的种类
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7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⑴学习动机的多元性⑵学习动机的间接性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⑷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1.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
2.1学习动机的5个理论:
⑴强化动机理论⑵成就动机理论⑶成败归因理论⑷自我实现理论⑸自我效能感理论。
3、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方法包括: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⑷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⑸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相关链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重点笔记(4)

辅导资料: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核精要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汇

试题推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习题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特别推荐:

201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试题汇总

201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试题汇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