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学习兴趣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三、促进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学习活动要有明确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某门功课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一般都能明确说出自己学习的目的,甚至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能说明为什么喜欢这门功课,以及这门功课有什么意义等。相反,学生如果为学习而学习,为理论而理论,是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
(二)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兴趣的形成与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密切相联系的,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兴趣也就不断增加。学生也常说:“听懂了就有兴趣”,“作业做不出来就没有兴趣”。这都反映了知识基础对学习兴趣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基础的受破坏和不牢固,造成学习无法进行,是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的重要原因。
(三)兴趣的形成还有赖于认识与情感的不断加深
学习兴趣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在学习活动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与积动的情绪体验联系越密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紧扣学生的心弦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个人感情的流露特别是对自己所教学科热爱的流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此外,坚定而顽强的意志,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形成、巩固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
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情有如下几种:
1.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
2.最能获得成功的事;
3.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
4.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
5.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本人的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
符合这些条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和对教师产生好感
在数学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出色,作业准确、整洁、考试成绩有进步,受到老师的夸奖、赞许。于是这个学生就体验到快感。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学生对学习数学就有兴趣了,同时对数学老师也抱有好感。因此,在学生学习时,只要有机会,就应表示赏识其成功或努力,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并且应该反复地使学生得到。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使学生心目中产生你是个好教师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你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实践也证明,某门功课或某项活动与不愉快的经验联系起来时,学生对它的兴趣也就失去了。比如,学生化学成绩不好;每次作业错误率增多,化学实验多数不成功,被老师批评了。学生不仅对化学失去兴趣,还会躲着化学教师,并且对这个老师教的其他课程感到厌烦。更有甚者,学生还会变得连学校都不喜欢,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三)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例如,一位物理教师讲“物体的导热性能”时,她拿出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划着一根火柴烧手帕,烧了一会,手帕烧不破。这是为什么?学生们议论起来了。这时老师从手帕里拿出一枚硬币,问大家道理何在?这样有趣的实验,比起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上“物体的导热性能”几个字,然后讲解一番,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兴趣对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有重要作用的,但也要避免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我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的要求单纯追求兴趣。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注意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求学生注意他不感兴趣的重要知识。只有这样学习才不会偏废,才有利于学生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教材内容难易适当,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增长技能
如同随着知识的增加兴趣也增长一样,技能越发展兴趣也越大。例如,数学的学习因计算准确且快而产生兴趣;语文的写作技巧和朗诵水平的提高,理化的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与实验成功率高,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五)量力而行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因智力与才能不同而有差别,在学习中,给予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说明,智力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结果,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程度也不同。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课题,才能成功。
(六)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动机、兴趣下进行的,而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效果,常常又可以回过来加强或削弱其原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解题的正确率、学习成绩的好坏、应用知识的成效等,都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实验表明,学生利用其学习结果的反馈比不利用结果反馈的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激发需要、明确目的、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竞赛、教师的期望等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链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学习动机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试题推荐: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在线自测模拟题 历年真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习题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