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9)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 第4页: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D 5.B 6.B 7.C 8.C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D 3.ACE 4.AD 4.ABCDE 6.ABDE 7.ABCDE 8.ABCE 9.ABDE10.ABDE
三、填空题
1.意志
2.个体发展心理学
3.间接经验
4.黑林四色说
5.表象
6.定势
7.失眠
8.职业枯竭
9.情绪取向的应对
10.自我的认知
四、简答题
1. 简述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
2.简述概念形成的因素。
答:对个体而言,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一)过去经验的影响
已经了解了日常概念是个体通过日常经验获得的概念,其形成只是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逻辑法则
(二)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在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时,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缩小概念或扩大概念的错误
(三)下定义
在对事物属性进行反复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
(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掌握概念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五)概念系统
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并因为行成了不同的概念系统。
3.如何保持有意注意。
答:有意注意的维持必须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要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下列一些条件:
(1)目标任务要明确。由概念可知,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标的注意。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人对目标任务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2)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人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兴趣是间接的兴趣,尽管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但稳定的间接兴趣对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有着很大的作用。
(3)组织活动的习惯。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也与个人对活动的组织习惯有关。
(4)个人的意志。有意注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刺激干扰有意注意的维持。
4.简述动机的产生及理论。
答:(1) 从总体上说,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在具体情境中,个体具有的各种需要未必都能引起相应的动机。
①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追求。
② 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的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
(2) 动机的理论:
① 本能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二是死的本能。
② 内驱力理论。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
③ 期望理论。现代动机理论家采用认知观点来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是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
五、论述题
1. 论述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一、注意“投射倾向”。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
二、注意“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必要的。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一般说来,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三、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四、避免“以貌取人”。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尽管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五、避免“循环证实”。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2.简述思维定势的作用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一、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思维定势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思维定势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定向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否则,解题将会陷入盲目性。定向是成功解题的前提。
2、定向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广义的方法泛指一切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也包括解题所用的知识。不同类型的问题总有相应的常规的或特殊的解决方法。定向方法能使我们对症下药,它是解题思维的核心。
3、定势解决问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并遵守规范化的要求。
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
二、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所以,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同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
六、案例分析答案
1、答:(一)原因分析 (3分)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自然不能使人长久地集中注意力。任务是目的的具体化,每一次学习之前,如果不给自己规定具体的任务,不限定时间,则学习时就会松懈拖沓,容易分心。
(2)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习对你而言是一件苦差事,需要相当大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意志稍一薄弱,注意力便会分散。
(3)学习环境的干扰。容易分心往往跟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学习时周围嘈杂,学习环境杂乱无章,空气污浊,环境过于空旷冷清等。
(4)过度疲劳和焦虑。大脑和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如长时间从事单一的工作,长时间处(5)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如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在青少年心中分量特别重,稍有变化会引起较大的情绪情感波动,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都会引起注意力分散。
(6)学习内容太易或太难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7)学习自控能力差,易受情绪干扰,感情波动较大。
(8)气质性格的影响。偏于多血质活胆汁质的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9)教师的教育方法,学校的教学设置,学科的内容安排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
(二)解决方案(4分)
(1)明确目标,规定任务。要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次学习都指定具体的任务。最好具体到每门课每个小时的安排,同时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如今天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就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来慰劳一下自己。一是作好课前预习,了解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二是听课时根据老师讲课的进度,调整听课心理状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三是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发现异点,激发听课兴趣;四是努力追寻老师讲课的思路,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及时提问。
(2)劳逸结合,心境愉快。要科学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防止过度疲劳。同时,调整学习动机的强度,一般保持在中等强度效果最佳,以降低焦虑情绪,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
(3)进行适当的行为训练。不妨试试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就拿起橡皮筋用力弹一次手腕。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惩罚,并记录每天弹手腕的次数,如果次数逐渐减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奖励自己。
(4)积极暗示法,进行自我暗示,放松心情。如用“偶尔注意分散一下,没关系,就当休息。”、“这种现象别人也有,并非我特有,不必紧张。”、“开一下小差很正常,不必自责,我相信能控制好自己”、“我发现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了”、“原来学习可以这样快乐的”等想法进行自我暗示,放松心情,减轻焦虑。积极暗示法就是在学习时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不要分心”、“努力听讲”。当然,也可以找几张小卡片,在上面写上“专心听讲”、“不要走神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提示语
(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学会自我减压、做些放松训练、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有意注意由间接兴趣(对活动目的、意义感兴趣)激发,因而间接兴趣对学生注意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记录反省:法你不妨给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你每次走神儿的内容。比如在今天数学课中你想起昨天看过的球赛,那么应在本子上记录:数学课——球赛——约2分钟……如此记录几天以后,你从头至尾认真看一遍,一方面你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内容究竟有哪些,找到容易分散自己注意的有关刺激,然后有针对性的回避这些刺激。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不良后果,浪费宝贵时间,干扰学习过程。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走神儿”就会转变。
(7)渐进达成法:在训练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时,切忌急于求成,要慢慢的来,逐步实现。最好的方法是给自己一个预期目标,比如原来每节课会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不妨计划通过一周的时间来使自己每节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一个周后如果目标实现了,接下来继续为自己设定目标,比如使自己每节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觉自己的注意力原来越容易集中了。
(三)小结
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1)自控能力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2)写作业拖拖拉拉、容易出错;(3)学习容易分心、常常发呆;(4)小动作过多,不是玩铅笔就是玩橡皮。;(5)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6)与人说话似听非听、心不在焉;(7)情绪反应强烈、易激动;(8)行为急噪、易冲动(9)做事有始无终、难以持久;(10)不爱惜东西、丢三落四。
2、答:(一)原因分析 (3分) 
(1)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如过度疲劳而又得不到休息是兴奋过程过度紧张;对现在状况不满意则是抑制过程过度紧张;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是灵活性的过度紧张。
(2)认知偏差。对学习成绩过于看重,反而使得自己的精神压力加大,不能很好的投入学习。
(3)个性特征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4)该求助者的家庭关系不是很开放,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亲密,使该求助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较薄弱。
(二)解决方案(4分) 
(1)药物治疗:最新的舒眠解郁组合阶梯式疗法;较常使用的有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这些药对稳定病人焦虑烦躁或抑郁情绪有明显效果,
(2)物理治疗:有经络导平治疗、电磁场治疗、脑功能保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首先要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学会科学用脑,防止大脑过度疲劳。根据每个人的体力、爱好,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打球、游戏、体操等。进行必要的治疗,如食疗,针灸、理疗和气功等。
(3)通过呼吸控制法加以调节。呼吸法有: ①深呼吸法,做到深长缓慢,腹部上下起伏,注意体会呼吸时的声音和躯体越来越松弛的感觉。 ②叹气法,站立或坐着深叹一口气,然后让新鲜空气自然地进入肺部。③拍打呼吸法,直立,两手自然垂直,慢吸气,后用两手指尖或手掌轻敲打胸部各部位,呼气时适当用力一点一点间歇地吐。④交替呼吸法,即堵住一侧鼻孔吸气,换堵一侧呼气,反复10-30次。
(4)通过自我暗示法加以自我调节。比如在睡前,主要通过言语暗示,放松身体各部位。注意切勿速度过快或漫不经心。催眠的暗示语可以是: "我的全身轻松了,困乏了……我的全身都充满了倦意,手脚已无力动了,我很想睡了……我的眼睛已睁不开了,我真想闭上眼睡一觉了……我很快就会睡着了……浓浓的睡意笼罩了我,我要睡了,要深深地睡一觉了……我要睡了,我马上就要熟睡了……"注意千万别去想这暗示语是否有道理或有作用,只要跟着做就行了。
(5)音乐治疗。根据自己的症状情况和条件,选用一些古典式轻音乐曲,或清晨,或下午作业疲劳时,或入睡前,边休息边听听轻音乐(尽量不要用迪斯科之类乐曲),常有消除疲劳和紧张,减轻心理压力及娱乐身心等一举多得之效。需要提醒的是,听音乐时间要合理,不要过长,同时音量也不要过重,否则,恰得其反。
(6)运动疗法,根据自己的体力,每天适当的做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运动的程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体力运动,运动过后并不感到累而是身心舒畅。
(三)小结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心慌,多汗,食欲不振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2)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特别推荐:

辽宁省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汇总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中小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试题专题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