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2)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2.[参考答案]
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
3.[参考答案]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水平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4.[参考答案]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
(2)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其间的关系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5.[参考答案]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①从功能上来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②从测量的方式来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③从心理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④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⑤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
①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②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6.[参考答案]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环节和主要教学模式分别如下:
(1)个别化教学的环节:①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②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③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 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④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2)主要的个别化教学模式:①程序教学。②计算机辅助教学。③掌握学习。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2.[参考答案]
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特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

试题推荐:

2012年江苏教师资格考前独家试题分享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在线测试: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