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6)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认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与某种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桑代克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2.[参考答案]
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学生易产生异常的情感;(3)自我意志薄弱;(4)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3.[参考答案]
(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
(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制。
(3)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征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
4.[参考答案]
(1)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诱因是指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4)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5)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6)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5.[参考答案]
(1)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的生物性较强。气质更多地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2)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的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3)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
6.[参考答案]
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根据知识的性质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内涵及不同之处如下:
(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内涵
①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即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即“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是条件项,“那么”是动作项。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如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进行四则运算、概括一段材料的主要意思等。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这两种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②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关于操作过程的知识;③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比较缓慢,而程序性知识的加工速度很快。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集中复习而言的。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后者则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
2.[参考答案]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象,即起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很多,如:
(1)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知识的“骨干”,是联系支持技能的中心。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越多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学习正迁移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
(3)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应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技能等。以上都是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有效方法。

试题推荐:

2012年江苏教师资格考前独家试题分享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在线测试: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上一页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