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9)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选择题
  • 第2页: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
  • 第4页: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一、选择题
1.A解析: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
2.D解析: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垂直迁移,见垂直迁移的定义。
3.B解析: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见下位学习的定义和特征。
4.D解析: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起伏现象。
5.C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6.B解析: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7.D解析: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
8.D解析:见对示范法的解释。
9.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程序,见教学程序的定义。
10.D解析: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区分度。
11.C解析:正例与反例。
12.B解析:吹拉弹唱。
13.B解析:认知策略。
14.A解析:发散思维。
15.D解析:9岁。

二、名词解释
1.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2.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3.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同时意味着区分概念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概念学习有概念形成,概念同化两种形式。
4.认知风格:指学生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5.论文式测验: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择其较重者出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形式解答。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A级》试卷6套

历年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