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习题:第九章 德育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选择题1-20
  • 第2页:选择题21-52
  • 第3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答案:选择题;填空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
  • 第6页:答案:论述题

四、论述题
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
(2)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②德育过程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②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做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炼,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2.小学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①知。知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儿童通过认识形成的初步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和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它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②情。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的形成是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对儿童德行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丰富、深刻、稳定的情感,如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道德等情感。这些都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作用。③意。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④行。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观点与相应情感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动。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
(3)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以及贯彻的要求分别如下: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校德育必须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不能姑息迁就,放松要求,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好。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照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统一教育的计划和步骤进行。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教育合力。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4.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德育水平都不相同,了解学生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德育水平和他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对他的德育教育要从知、情、意、行不同方面人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教师做德育工作时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才能没有逆反心理,心悦诚服地接受。
(2)争取其他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德育必须使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一致,坚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才能保住德育教育成果。
(3)班主任特别要精心组织培养健全的班集体,并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当集体中有学生犯了错误,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教育这个学生,同时也要用这个学生所犯的错误来教育集体,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班主任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在实际德育教育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内心世界进行不同的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1)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①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德育工作者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而没有看到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重视德育的知识,不重视德育的实践。在德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和刻板空洞地说教,而无视受教育者品德学习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能动性,致使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能互相转化;学生在遇到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表现为“当面二套,背后一套”。③德育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德育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单从个人意志出发,从个人兴趣出发。④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重视个人的直接经验,却忽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不善于把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⑤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评价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轻描淡写。上述问题的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德育工作日益空泛和形式化。这是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德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相称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2)问题解决的策略。①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地落实“德育为首”。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像重视智育和升学那样重视德育。②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在德育研究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探索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德育实践提供既有高度又有鲜明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③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克服传统的泛泛而论,又要克服一味强调量化的做法,使德育工作的评价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改善的作用。④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行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小环境。⑤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
(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案例中,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情书”事件体现了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粗暴地将学生的“情书”公之于众,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的自尊是一种严重的打击,结果导致了学生的休学,这种德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7.三毛学生时代的这种经历对其性格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位数学老师的荒唐做法,对一个孩子造成了不良后果,我们应该从这位教师所犯的错误当中汲取教训。(1)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疏导原则。当学生的情况与往常不同时,该教师不是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原因,而是故意为难学生,用初三的试题来考查初二的学生,期待学生失败、出丑,来印证自己的主观判断。(2)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应该尊重学生,注意方式。合情合理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而错误的批评或惩罚则常常会毁灭一个人的信心、自尊和前途。三毛的数学老师一直以一种怀疑、轻视、嘲讽的态度来对待她。这次考试不仅故意刁难,恶毒讽刺,而且用侮辱人格的方法来摧残孩子的心灵,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3)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三毛是一位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生理发育成熟,心理特别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对一个完全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初中小女孩做上述行为是残忍的。
老师必须视学生为活生生的人,具有人格的人,充满希望的人,以可塑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是最重要的原则,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永远成不了一个好老师。
8.家长对老师说的这段话,虽然表明了家长对于老师和学校教育的信任,但却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总体而言,它违背了以下现代教育思想:
(1)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为教育好下一代,仅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还应当搞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且使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力量,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
材料中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请你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你的便。”这说明该家长仅仅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认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和学校就能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这是片面的。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材料中的家长对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利尚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把学生作为具有个性和主体意识的个人看待,把他们看做管理的对象,尊重学生权利的意识淡漠。要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应注意如下问题:从观念的层面上讲,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从制度层面上说,要懂得法律规定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权利,确定恰当的学生管理制度,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9.(1)提示: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论述合理。(具体分析略)(2)提示:关心爱护后进生,并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论述合理。(具体分析略)
10.(1)案例中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
(2)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技巧的意义。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在上述案例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①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②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案例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品德为情景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③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本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阎老师通过学生对自己理发效果进行评价,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公认,而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做法更是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特别推荐:

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中小学通用)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试题专题

2012年我考网-教师资格站“考试应用”,免费体验中
在线模考
 模拟试题、章节习题、真题、预测试卷等各种试题免费做!
注册登录免费体验
资讯订阅
 第一时间了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考试资讯.
我的课程
 随时随地学习,2012年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48小时免费试听.
你问我答
 对模考试题有疑问,或者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提问.
考试应用功能不断添加中……

上一页456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