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 )
2.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 × )
3.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 )
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 √ )
5.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和做笔记都是常用的复述策略。 ( × )
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教育职业中的体现。 ( × )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慎独”。 ( √ )
8.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 √ )
9.学校可以实施教育行政处罚。 ( × )
10.结束技能的运用,目的在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对下步学习的兴趣。 ( × )
11.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 √ )
12.教学信息转换就是把课本上的书面表达形式转换为口语、体态、板书等表达形式。( √ )
13.对学生的激励要尽量多用口头表扬的方式。 ( × )
14.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再对他进行奖励,会更增加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 )
15.少先队学生社团的组织原则是“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 √ )
16.一般来说,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 )
17.各种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 ( × )
18.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 √ )
19.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就是选拔适合教的学生。 ( × )
20.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 √ )

四、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1分) ②疏导原则(1分)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2分)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分⑤因材施教原则(1)
2.什么是讲授法?小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1分)系统连贯地(1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分)。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1分)②注意启发(1分)③讲究语言艺术(1)
3.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1.5分)。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1.5)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1.5分)。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5分)
4.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一)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1分)②社会风气(1分)③同伴群体(1分)。
(二)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1分)②态度定势(1分)③道德认识水平(1分)。
5.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板书?
答:①目的明确(1分) ②布局合理(1分) ③呈现时机合适(1分)
④与讲授相结合(1分) ⑤书写工整,图文规范(2分)。
6.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答:①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1分) 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1分)③实行民主管理(1分) ④要注意强化感情(1分)⑤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分) ⑥为学生找寻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舞台(1分)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