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3.1: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2012教师资格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复习的重点,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