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二、传染病的预防

    第二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4.恢复期
      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垂直传播。
      3.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若发现传染病人或怀疑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以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及时隔离病人、接触者及怀疑传染病人,有条件的托幼园所应设隔离室。
      (二)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管理好幼儿的饮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
      (三)保护易感者
      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预防接种。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