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幼儿卫生学知识考点内容2.4:循环系统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第四节 循环系统

  一、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过程,该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全身淋巴液进人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

  循环系统在机体中起着运输各种物质 (养料、氧、废物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白细胞体积较大,数目较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约5000一10000个。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当白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则反映机体己有病菌感染。

  血小板很小,能止血和凝血,皮肤上伤口出血时,血小板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和钙共同作用,凝成血块堵住伤口。伤口较大时,血小板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约有血小板10万一30万个。

  2.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形状像个桃子,心底部连接着主动脉,心尖游离向左下方。

  心脏内部有四个腔。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房室之间有瓣膜,为单向的阀门,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心脏左右两半互不相通。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率,测心率应在受试者处于安静状态时测。

  3.血管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连接左心室的是主动脉,管壁很厚、富有弹性,管径较粗大。由于心室收缩的推动力及血管壁的弹性,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很快。主动脉分出颈动脉、腹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再逐级分支,越分越细,管壁也越来越薄,血液流速逐渐减慢。

  毛细血管由动脉逐级分支后形成。管径极小,管壁极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速度极慢,使血液中的氧及养料能透出毛细血管壁输送给细胞同时,细胞代谢的废物又透过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静脉。

  静脉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由毛细血管静脉端逐渐汇集而成。与动脉相反,它是越来越粗,最粗大的是连接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经过物质交换后的血液由静脉进入右心房,再入肺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血压,一般指动脉压。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压力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产生的压力称舒张压。

  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舒张时,会引起主动脉的搏动,并沿着动脉管壁传播,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管壁也跟着搏动,称为脉搏。脉搏可反映心脏和动脉的机能状况。

  4.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由于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进入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主动脉及各级动脉中的血液富含氧气,颜色鲜红,是动脉血静脉血颜色发暗,含较多废物和二氧化碳。

  肺循环:由于右心室收缩血液进人肺动脉,到肺泡壁毛细血管 (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流回右心房。

  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二)淋巴系统

  1. 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包括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等。八淋巴液和淋巴管

  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透进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逐渐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最后汇集到两根较粗的淋巴干。淋巴干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淋巴液由此进入静脉,加大血液循环。

  2.淋巴结

  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扁圆形小体,叫淋巴结。淋巴结大多成群存在,身体浅表部位的淋巴结群主要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细胞随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能过滤一定范围的淋巴液,扣留并消灭其中的异常细胞和病菌。同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所以,淋巴结的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

  3.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咽部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有密切关系。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