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幼儿卫生学知识考点内容2.5:呼吸系统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第五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道

  1.鼻

  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前部有皮肤,上有鼻毛,其余部分覆盖着粘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能温暖和湿润吸人的空气。鼻粘膜能分泌粘液,其中含有能灭菌的酶类,空气进入鼻腔被鼻毛和鼻粘膜过滤、净化。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空腔,发音时起共鸣作用。鼻还是嗅觉器官。

  2.咽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鼻咽部后壁两侧上方,有一对咽鼓管开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通。

  3.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发音器官。喉腔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就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喉腔侧壁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裂。发音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之振动而发出声音。

  4.气管、支气管

  气管上与喉相接,下人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管壁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粘液,能粘住吸人的尘粒与病菌,粘膜上密集的纤毛不断向喉口方向摆动,经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二)肺

  肺位于胸腔内。支气管入肺后逐级分文,越分越细,最后形成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

  肺泡壁很薄,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肺泡富有弹性。毛细血管与肺泡紧贴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三)呼吸运动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包括肋骨和隔肌的运动。呼吸运动受中枢神经的调节。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测量肺活量,可判断一个人呼吸机能的强弱。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婴幼儿鼻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容易受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粘膜充血、肿胀,分泌增多,造成鼻腔堵塞。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容易因干燥、外伤等原因出血,称为"易出血区"。

  鼻泪管较短,鼻腔感染可引发泪囊炎、结膜炎等。

  幼儿喉腔狭窄,粘膜柔嫩,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如果感染,可因粘膜充血、肿胀使喉腔更狭窄,致呼吸困难。

  幼儿喉部的保护性反射机能尚不完善,吃食物时说笑,容易将未嚼碎食物呛人呼吸道。

  幼儿声带容易疲劳,若发生肿胀充血,可造成声音嘶哑。

  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管壁柔软,缺乏弹性组织纤毛运动较差,若发生感染易造成呼吸困难。

  幼儿肺泡数量少、容积较小,若被粘液阻塞,也易引起呼吸困难。

  (二)呼吸运动的特点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频率以满足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一44次,1岁以内约30次,1一3岁约24次,4-7岁约22次。

  因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婴幼儿呼吸节律常不稳定。因呼吸肌较弱,以腹式呼吸为主。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