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再思考

来源:教师资格证    发布时间:2012-03-28    教师资格证考试视频    评论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再思考——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再思考
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流程,教学过程的环节和步骤,都应该根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特点和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来安排。
一、教学过程应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体现活动顺序的层次性
一次教学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梯,不管什么领域的活动都应该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性。以往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就反映了一般教学的流程。如今,如果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这样表述就显得太八股化了,但那种一个教学活动中环节、层次太多的现象也是值得反思的。
※案例一:音乐活动“盒、碗、碟、杯在歌唱”
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歌唱》。
4.学习敲打节奏xx  xx | xx x |。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乐器玩具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的名称创编进歌曲,同时创编出新的节奏。
案例分析
这个活动的过程看似很丰富,但我们应该思考: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幼儿到底发展了什么?是观察认识物品名称、特征,还是辨别其不同的声音?是欣赏歌曲,还是创编歌曲?这么多的环节到底让幼儿学什么?活动环节过多,想达成的目标过多,实际往往是欲速而不达的,那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丰富环节,不能成为幼儿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
※案例二:综合活动“自己画脸谱”
1.分享关于京剧脸谱的经验。
(1)介绍自己制作的脸谱。
(2)概括京剧脸谱的特点。
2.戏曲老师(幼儿园邀请的专业人员)示范画脸谱。
(1)戏曲老师介绍材料、工具。
(2)戏曲老师给自己画脸谱。
边画边介绍画脸谱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如重点是:小笔勾线、大笔涂色,从上往下画,每种颜色用固定的笔。
3.幼儿自己画脸谱。
(1)幼儿选择自己想表现的角色。
(2)幼儿自己涂画脸谱。(播放戏曲背景音乐)
教师和戏曲老师共同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自己脸上画油彩,给予个别幼儿一些必要的帮助。
4.自由表演。
案例分析
本案例设计的教学过程简捷而清晰,围绕画脸谱展开,既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又在向专业人员直接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技巧,还让幼儿大胆自主地实践、练习,并在脸谱画好后进入情境自由表现。这个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保证了教师、幼儿和专业人员三方交流和幼儿自主练习的机会,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保证了幼儿的参与性,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应突出重点,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一个教学活动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即使大班后期也只有三十多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点线索展开,努力保证幼儿在主体活动中有显著的收益。
※案例三:综合活动“阅读广告”
1.谈话: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阅读。
师:你们知道广告吗?在哪里看到过广告?
2.观看电视广告。
(1)播放关于牙膏的广告。
(2)讨论:这是一个什么产品的广告?你看到了什么?
(3)师:我们再来看一遍,广告里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幼儿创编广告语。
(1)为小朋友喜欢的产品做广告。
(2)为产品创编广告语。
案例分析
这个教学过程虽然注意了从幼儿已有经验入手,并在回忆、模仿后才让幼儿创编,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提问的内容和教师构想的第一环节不对应。“生活中的阅读”内涵丰富,而广告只是阅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广告,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所以,应做一些调整,或修改标题,直接引导幼儿回忆关于广告的经验或修改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阅读过哪些广告。
2.关于广告语的创编,没能让幼儿感知、提升广告的特点。从整个活动过程我们看出教师在以牙膏广告为范例时仅仅引导幼儿说出:“有好几个人,动作滑稽,颜色好看……”甚至在安排再看一遍广告前也只是提醒幼儿注意:“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对于广告语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生动幽默等却从未提到。
3.让幼儿创编广告,教师只注意形式上的自主,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自由结伴编,但是怎样创编广告语交代不清,在幼儿没有明确广告的特点的情况下又如何创编呢?
可见,好的教学过程应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突出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使目标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自然达成。
※案例四:数学活动“数豌豆”
1.感知豌豆夹中豌豆的数量。
看看豌豆夹的外形特征,数数豌豆夹中的豌豆粒。
2.剥一剥、数一数、记一记。
每人两个豌豆夹,剥后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法做记录。
3.分析记录单。
重点:怎样记录才能看得清楚?豌豆夹里的豌豆粒一样多吗?
4.再次操作。
记录3~5个豌豆夹中的豌豆粒。
5.交流并小结。
讨论:每个豌豆夹里的豆宝宝一样多吗?最多的有几粒?最少的有几粒?
案例分析
豌豆夹中豌豆粒数量的差异,可以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剥豌豆、数豌豆展开:一个豌豆夹里有几粒豆宝宝?多的有几粒?少的有几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为幼儿展现自己的数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机会;又在同伴交流互动的学习情景中,感受记录的不同方法,同时又在分析过程中逐渐把握“怎样才能把几次操作的结果表述清楚”,这是一种对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比较最多的有几粒和最少的有几粒,不仅进行了数学能力培养,更调动了幼儿到生活中继续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三、选取合适的方法、途径,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在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时,幼儿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动性及活动过程中为追求生动而生动,为多样而多样的追求形式的问题。
※案例五:语言活动“欣赏散文诗《白云》”
1.出示一朵白云(图片)。
师:你们知道白云的家住在哪儿吗?
2.欣赏散文诗《白云》(配乐)。
3.大班幼儿表演(创设真实情境)。
4.学习散文诗并理解词汇(播放幻灯)。
5.幼儿练习朗诵(播放动画片)。
6.幼儿自主选择头饰边念边表演。
案例分析
散文诗欣赏与学习是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及理解力。散文诗充满了想象和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图用多种手段让幼儿经历回忆经验一欣赏——学习——理解——表现的过程,这值得我们思考。
1.整个过程进度过快。教师不是引领幼儿一步一步地前进,而是快速走过从感知到表现表达(甚至创造)的全过程。
2.教学形式太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每一次教学教师都要安排、制作四五种教具,教师哪还有精力投入到活动过程中?
3.教具的使用太过于直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防止追求形式变化而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法、教具,避免出现为直观而直观,为生动(丰富)而生动(丰富)等现象。
案例六:美术活动“彩色的雨滴”
1.进入“下雨情景”。
玩音乐游戏:“下雨了”和“大雨和小雨”。
2.教师示范点彩画。
(1)欣赏画有天空、草地的大背景图(三张铅画纸拼成)。
教师选不同颜色用手指点画雨滴,让幼儿感受雨滴是从上往下落下的。
(2)幼儿跟随老师用手指书空练习:一点一点。
3.幼儿作画(配有关“下雨”的乐曲)。
提醒幼儿自己选择颜料,找一处合适的位置操作。观察幼儿如何点画雨滴,给予个别幼儿以必要的提示。鼓励幼儿可以多画几种不同颜色的雨滴。
4.欣赏。
感受自己和同伴共同彩色雨滴的美景。
5.幼儿听着音乐的“雨声”,“撑着小伞”离开活动场地。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以美术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观察范画到自己练习保证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开场选用音乐游戏,调动了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情绪,在“雨声”音乐伴奏下作画,可以使幼儿在“下雨”氛围中尽情地表现对下雨的感受,幼儿作画时选用了大幅背景图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创造了既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氛围,当幼儿“撑着小伞”(想象情境)在雨中漫步时该是何等的满足。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使幼儿如身临其境,既获得了点画雨滴的新经验,又同时巩固并丰富了科学、音乐,身体动作、自我保护等多方面的经验与表达技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