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土地代理人相关法规辅导:地役权的一般规定

来源:土地登记代理人    发布时间:2013-04-16    土地登记代理人辅导视频    评论

  地役权的一般规定。
  纵观各国立法,在地役权的相关规定中,均明确界定了地役权的概念,且有地役权的一般规定,通常包括地役权的取得、性质、内容、消灭等方面。
  1)地役权的概念{来源:考{试大}
  地役权的传统概念是指为自己特定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特定土地的权利,承担地役权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利用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 大陆法系国家吸收了此定义并将之予以扩充:《法国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为“役权或地役权”,于第637规定,“役权系指为供地人不动产的使用或便利而对一个不动产所加的负担”、第638又规定“役权并不为某一不动产对另一不动产建立优越的地位”,均是对不动产的使用和权利限制问题的规定,将役权和地役权视作同一概念,没有按传统民法典的规定将役权分为地役权和人役权,因人役权以动产为前提,是特定人为个人方便或利益而使用他人动产所有权的权利。该法典规定地役权发生在两个不动产所有人之间,目的是为了满足需役地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需要,并对地役权的享有、行使进行限制,较为全面、合理、科学;《德国民法典》第1018条规定,“一块土地为了另一块土地的现时所有权人的利益,可以此种方式设定权利,使该所有权人可以在个别关系中使用该土地,或者使在该土地上不得实施某种行为,或者排除由供役地的所有权对需役地所产生的权利。”该规定更为准确,明确了地役权的客体仅为土地,且规定了地役权的具体权利内容;《瑞士民法典》第730条规定,“(一)甲地所有人,为乙地的利益,可允许乙地所有人进行某些特定方式的侵害,或为乙地所有人的利益,在特定范围内,不行使自己的所有权,以使自己的土地承受负担;(二)作为的义务,仅可以次要者为限附设于地役权。”借鉴了《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的规定,也较为全面;《意大利民法典》第1027条规定,“地役权是为某块土地提供便利而在另一块属于不同所有权人的土地上附加的负担。”并于第1028条对便利做出解释“除经济利益以外,需役地本身具有的较多的方便条件或者良好环境也是便利。同样,需役地本身具有的工业用途也是一种便利”;《日本民法典》第280条规定,“地役权人,依设定行为的所定的目的,有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的权利,但不得违反第三章第一节中关于公共秩序的规定”;台湾地区民法典第851条规定,“称地役权者谓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权。”这些国家地役权概念的法律规定虽较为简洁,但对传统地役权的定义都有所突破与发展,且对我国地役权制度的学理研究和民事立法都具有借鉴意义。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