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商务师考试辅导之实施物流系统的价值

来源:国际商务师    发布时间:2012-07-25    国际商务师视频    评论

 

     物流管理虽然只是ERP的一部分,但却是ERP的基础,涵盖了企业物资进出及内部流转的管理链路,以笔者从事物流系统实施工作的结果来看,物流管理系统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的价值。

  物流管理(销售、采购、库存)属于企业的基础管理,也是ERP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有部分企业认为物流管理没有什么作用,认为只有实施完整的ERP系统才能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忽视了实施物流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实际上,物流管理虽然只是ERP的一部分,但却是ERP的基础,涵盖了企业物资进出及内部流转的管理链路,以笔者从事物流系统实施工作的结果来看,物流管理系统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的价值。

  一、 建立了信息标准,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

  这里所说的信息标准指的就是企业对物流系统相关信息的准确描述。一般而言,企业物流的基础信息包括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部门设置、岗位设置等,这些信息在实施物流系统之前虽然也存在,但大多以个人记忆形式存在,缺乏准确、系统地描述,业务的进行也是在这种模糊信息的基础上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个客户有可能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和代号,同一种材料也有可能有很多叫法,一种原材料是不是要根据不同的属性定义为不同的编码,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像是我们虽然在同一个国家,却在应用不同的方言,技术部说的是广东话但生产部说的是上海话,生产部要与技术部沟通就要懂广东话,否则工作就没法开展,如果听个一知半解,领会错了意思,就会引发业务处理的错误。

  通过建立物流体系,会对系统涉及到的所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定义出基础档案的编码标准和管理规范,消除内部沟通过程中的方言问题,从而使各部门能以共同的标准对业务信息进行描述,避免理解误差。

  二、 打破了部门信息壁垒,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

  在没有应用物流信息系统之前,企业物流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报表、会议、电话、交谈等方式实现,在这种方式下,信息的拥有者虽然了解这些信息,但受到沟通方式的局限,信息的需求者获取的只能是片面的、被动的、不准确的、不及时的信息,这就意味着信息链的下游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对上游信息进行处理,也就意味着企业中的部门不能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换句话说,部门间信息沟通的不畅会导致整个企业协同工作效率的下降,而这个问题很难通过手工方式加以解决。

  如果应用了物流系统,情况将有很大的改观。

  首先,信息的传递不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信息一旦在某个部门生成,就可以被所有需要的部门查阅,毋须等待时间。其次,信息通过物流系统传递不会失真,避免了人为引起信息传播误差的可能。再者,信息的获取方式从被动式变为主动式,信息链下游部门不再依赖于上游部门提供报表等媒体,只要有权限,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任何数据。总之,物流系统的应用改变了部门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三、 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

  工作程序总是存在的,但多数企业除了财务报销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程外,很多业务都没有明确的流程规定。采购计划如何确定、采购业务如何开展、领用物资要办什么手续、销售发货应如何办理等业务的处理虽然会有习惯性做法,但未必是合理的,而且会依经办人或负责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企业中这种流程的不明确,与部门、岗位职能的定义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而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则是部门间工作交接的接口。如果这个接口是模糊的,就会造成工作中大量的反复,严重影响流程运行效率。

  在实施物流系统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部门和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义,规定其工作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流程定义,明确规定工作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岗位)、所要做的工作、如何做、如何与下一环节进行交接等内容。在形成了流程规范后,还可以在物流系统中进行设置,确保在系统中只能按规定的流程开展业务,从而保证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通常,业务流程的优化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十分巨大。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原先不合理的规定被去除,不必要的程序被简化,业务的区分变得简单明了,再也不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业务运行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