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文化审计”

来源:审计师    发布时间:2012-01-21    审计师视频    评论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建设。然而,文化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成的,文化建设应该是一项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历史工程。因此,对文化建设的结构、规划、指标及其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等将显得很重要,与之相关的一个概念叫“文化审计”。
  “文化审计”是源自伦敦的一个理论框架。“审计”本意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这里引用到文化建设领域更赋予了它独特的概念内涵。“审计”包含了“统计”的意思在内,同时,“审计”还包含了审查、核算、监督等概念。
  因此,把“审计”这个概念引入文化领域,“文化审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文化建设监督活动,并且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一项监督活动。“文化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文化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评判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是审查评价有关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效益。
  2008年发布的《伦敦:一次文化大审计》在世界各大城市引起较大的反响,因为这是近些年来有关“文化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关注点的典型代表。此次研究也是其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伦敦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量化的扫描,并就伦敦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环境以及文化消费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四大世界级城市——纽约、巴黎、东京、上海相比较且进行了定量评估。
  从报告的形式上来看,这正是以一种类似于“审计报告”的形式,对文化建设进行评价的新机制。这份报告带给读者的最大启示,并不是五座城市的排序,而是报告显示伦敦之所以成为世界级城市和创意中心,除了商业上的成功外,更重要的还是具备丰厚的文化环境,因此能吸引人才、创造有利于商业和创意产业的环境,并使丰富的文化活动为优质生活提供条件。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面对文化领域的建设,这五座城市并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和具体运作模式,甚至连“提法”都不同,然而,在“文化审计”这种新的评价机制面前,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五座城市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轮廓。
  这一研究报告背后彰显的正是我们所面对的类似伦敦、纽约这样的世界级文化城市的危机意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又是反映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那么,我们可以内审自己的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和成就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呢?与那些响当当的国际化大都市做比较,北京、上海该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钱包和头脑呢?这也许正是需要我们从这“文化审计”的报告中去反思的。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草拟的文化统计架构上,曾建议成员国从“文化生命周期”的角度收集、整理和编制文化数据。可以预见,新架构的着眼点不再局限于文化成果,而是从多层次的文化展示和呈现状态中,反映文化的广度、深度和多元性,反映文化对个人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考虑,都是文化统计的新起点。
  有资料反映,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曾进行过一项有关上海文化消费的课题调研,调研显示:上海人年均进大型剧场仅0.4次。上海目前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消费现状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相距甚远。
  课题组也曾引用伦敦发展署公布的研究报告《伦敦:一次文化大审计》,把上海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四个世界级城市相比较。在国家级博物馆数量上,最多的伦敦有22家,上海只有6家;每10万人口所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伦敦有5个,上海有1个;公共美术馆数量,东京40家,巴黎59家,伦敦92家,上海只有6家;上海大型剧场的年人均入场次数仅有0.4次,是纽约、伦敦的四分之一。
  尽管这些城市在地域和人口上各有不同,仍不难看出,上海的文化设施与活动无论是总数还是人均,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此外,课题组还认为,上海文化发展与广大市民文化消费的需求不相适应,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地位不相适应。建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降低演出票价和宽带上网费用,让普通市民都能进剧场、入影院,拉动文化消费,增加文化福利,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融合度。
  仅仅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上,我们就能看出上海文化建设与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差距,那么,如果我们自己在“文化审计”上做更多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还会得到更多更深刻的认识。譬如,我们的城市历史以及城市记忆,应该是我们城市文化价值最为重要的体现,可是我们去做一个相关的“文化审计”,去了解一下我们在城市改造的商业化运作中,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城市历史和城市记忆的呢?
  我们的城市建设普遍采取了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大量消失。
  此外,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但是,今天一些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由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越来越普遍。甚至,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还有一些现象是在城市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却多了一些盲目决策和浮躁心态。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地增加建设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严重损害了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和“标志性”建筑,而这些项目却往往突出功能主题而忘掉了我们的文化责任。
  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浅薄、低俗文化的强烈侵蚀。所有这些,都归咎于我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没有严格的“文化审计”,缺少文化建设规划和制度,缺少文化审查、核算和监督,可见,“文化审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多么重要。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