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毛概》考点预测(4)

2012-07-20

  考点5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是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

  (2)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不断壮大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4)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考点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②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④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党的成立。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使深重灾难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②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③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④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连接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考点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由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等缺乏明确认识,还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2) 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但仍不懂得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3) 中共三大决定同******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但由于陈独秀主张“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资产阶级为主体,革命胜利后先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然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三大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4) 中共四大队历史功绩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但由于受“无产阶级天然领导权”观点的影响,党的四大对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没有做出具体回答,对政权和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足够认识。

  (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正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又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为最危险的敌人之一,这种“左”的观点显然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对革命的经验教训做了科学总结,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等着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7)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做了进一步概括,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4月,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做了完整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考点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腐朽的上层建筑,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前提。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体现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从而使我们党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