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44):谥号、尊号、庙号、年号

2014-04-07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

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

•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

•至秦废除。

•直到西汉建立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内远礼曰炀

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时特起的名号。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

例:汉高祖、唐太宗

•庙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在称呼时,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

3、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

例:康熙、永乐、乾隆、雍正

4、尊号

从唐代起,皇帝生前还有尊号,也叫徽号。如:唐玄宗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慈禧皇太后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