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业积极转型备战

2012-03-12

10月22日早上,深圳一家手机配件公司老板黄海强起床之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的是中国远征军撤退缅甸野人山的纪录片。时值抗战,在原始丛林里,因饥饿、疟疾、猛兽、恐惧等侵噬,成千上万的中国远征军化为白骨,铺成一条死亡小径,最后一个士兵因此不会迷路,得以随极少数幸存者走出去。黄海强忽然觉得自己的企业正在走着远征军那条路。他希望一路平安,像镜头里的那个幸存士兵一样。

  与黄海强有同样感受的老板们,在深圳很多。这些老板们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深圳外贸企业,围绕着富士康、联想、华为这些大企业提供配套,生存在大企业和小作坊中间,在规范和不规范的夹板里头生存。

  深圳1979年建市,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30多年来,一批做外贸的老板们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早年来深淘金的人中,不少人正是在外贸生意中赚得第一桶金,然后组建了颇具深圳特色的炒股团、炒楼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深圳的外贸依存度高达约280%,随后这一数字降至260%。这次金融危机中大批外贸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企业也不堪回首。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迹象显露,外贸企业头上的阴影萦绕不去。据深圳海关最新数据,9月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41.1亿美元,增长1.4%,是2009年11月以来最低单月同比增幅。海关专家指出,第三季度进出口步伐明显放缓,后期深圳出口维持年初的增势仍有一定难度。深圳的外贸老板们将如何挨过这次“倒春寒”?本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走访行业协会,并寻找到一家小型外贸企业的生存样本。记者看到,在外围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作用下,不少外贸企业利润降低,情绪低落。但是,一些企业仍积极酝酿转型,发动“内销”这台引擎,备战寒冬。

  增长放缓

  1

  9、10月份开始本应是外贸运输的旺季,但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41.1亿美元,增长1.4%,是2009年11月以来最低单月同比增幅。

  欧美是深圳重要的出口市场,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市场需求萎缩,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深圳。9月份当月,深圳对欧美市场出口延续上月的降势,合计54.7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对美国出口降幅较深,达到6.5%。不过,从前三季度整体数据来看仍然尚好。深圳累计外贸进出口3051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出口1803亿美元,增长29.1%。前三季度,深圳市与最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双边贸易值为822.4亿美元,大幅增长47.2%,快于总体增速水平19.9个百分点;与东盟双边贸易值为330.3亿美元,增长18.9%;但与美国、欧盟双边贸易值分别为282.2亿美元、266.2亿美元,增8.3%和8.4%。

  出口贸易形势是否出现了逆转?最先感受到趋势的是船运公司。美国APL船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当前船只仓位很好定,价格也在竞争中越压越低,甚至接近了成本价。“没办法,亏损也要做,不然亏得更多。”他分析,一部分原因是船务公司的运力在这几年扩张得厉害,但主要原因还是当前的出口形势确实不景气,这将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更明显。

  制造业对初级工业原料进口需求减少

  细分行业来看,深圳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继续放缓;主要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明显慢于总体,初级工业原料进口需求减少。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663.4亿美元,增长31.2%,比前8个月继续放缓6.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54.5%;其中出口1014.8亿美元,增长28.8%;进口648.6亿美元,增长35.2%。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963.1亿美元,增长24.5%,低于同期加工贸易增速6.7个百分点。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本地制造业对初级工业原料进口需求减少,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55.8万吨,减少10.2%;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钢材分别进口20.6万吨、87.2万吨,减少24.3%、12.5%。

  出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机电产品出口1323亿美元,增长23.4%,占同期全市出口总值的73.4%,比去年同期减少3.4个百分点;主要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塑料制品、玩具、箱包及类似容器)合计出口239.6亿美元,增长19%,落后总体增速10.1个百分点。

  9月份外贸创23个月来最低单月同比增幅

  行业群象

  2

  记者从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了解到,根据该协会近期对200家企业所做的调查,90%的企业利润下滑,下滑幅度为10%-15%,其中60%以上企业反映,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3%时,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亏损。

  据郭小慧常务副会长介绍,200家受调查企业中90%的企业利润下滑,其中60%以上企业反映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3%时,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亏损。汇率调整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利润率下降。“如用美元结算,成本上升3%到5%,但用欧元结算,就不止这个数字,有的企业已达到15%,甚至更高。”根据该协会的了解,企业综合成本也在上升。近年职工工资每年增加10%,但是以此为基数还会产生许多成本,如养老保险占工资总额的10%,医疗保险占工资总额的6.5%,工会会费占2%,都会因基数增加而相应增加。

  深圳台商协会:

  订单下降两三成,加快转型升级渡难关

  深圳台商协会秘书长黄双昭近日告诉记者,该协会会员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幅度大,订单数量减少了20%至30%,一直到明年六月的订单情况都很差。他告诉记者,面对这一现状,台商协会正在与台湾生产力中心联系,将加快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的成效短期内难以显现,只好咬紧牙关渡过这一时期。

  “对台商来说,资金仍是一个问题,所以只能保守发展。”黄双昭称,宝安区政府对20家转型升级较好的台商每家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补助,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措施,如果能在各区推广,将会促进更多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

  成本增加等问题基本可“消化”

  “据我了解,新材料企业没有受到很大冲击,很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忙于买地、扩张。”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陈寿近日告诉记者,今年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企业人工成本增加不少,与此同时,原材料的价格增速也挺快,有些行业、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很难有同等幅度增长,有的企业甚至订单减少或降价,这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企业成本确实增加很大,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消化的。”陈寿表示,对于新材料行业来说,同样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但目前深圳市新材料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据其介绍,深圳新材料产业近两年发展迅速,同比增长率约为20%,其中一些中小企业的年增长率约为40%。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

  寄望于内销走高端路线

  高速增长多年的深圳服装产业今年显得不“给力”。前三季度深圳累计外贸出口3051亿美元,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塑料制品、玩具、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增速明显慢于总体,合计出口239.6亿美元,落后总体增速10.1个百分点。“不仅是深圳,全国的外贸服装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深圳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洪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来深圳每年的服装出口额都有上百亿美元,今年估计只能实现80多亿美元。

  虽然外贸情况不容乐观,但内销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张洪涛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绝大部分服装企业已经致力于转型,从倚重外销向内销倾斜,从专注OEM到发展自主品牌。近20年,深圳服装自主品牌的行业产值比重由不足5%上升到逾80%;近10年,其自有品牌由不足200个增长为1200个。现在深圳有3000多家服装企业,张洪涛称,其中七成主攻内销,只有三成仍以外销市场为主。

  张洪涛说,目前最难接受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涨价的企业,一般都是加工企业,这类企业有接单能力弱、议价能力弱、行业相对较饱满、易被替代等特点。大多深圳外贸服装企业的产品都选择走高端、小量、多款式定制的路线,以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在利润空间持续缩小的情况下,实现销售增长。“深圳有这样一批外贸服装企业,由于产品品质以及不可复制性,受国外买家的一致认同,销售额不降反增。”

  九成受调查企业利润下降一成左右

  企业探微

  3   “今天收到一个6500件高级套装的订单,客户再三央求我们接,但工作太满了,实在是无法接。”深新纺织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惠君说。

  深新纺织创建于1988年,属于全外资性质,集世界各地名牌布料进出口代理业务,承接欧美、港台及国内高级时装设计加工生产,被业界誉为粤港最具规模的“高级作坊工厂”。尽管没有参加广交会,但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4月。

  深新纺织是100%的外销企业,产品只销往美国。“原来我们的产品定位还包含中档服装,但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意识想要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产品就要让其他企业无法复制。这样,就将定位集中在高端服装的设计加工生产。”

  王惠君表示,持久创先的技术投入,以及极低的员工流动率是深新纺织有信心安度寒冬的底气所在。她介绍,现在工厂一共有300多名员工,其中五成是已经在工厂工作了15年或以上的,“最多的一家,16口人都在我们厂子里工作。”工人们的平均工资在4500元以上,最高工资将近1万元,同时,由于设备更新迅速,“300多工人的产值比500多人的制衣厂还要高。”王惠君如是说。

  虽然从自身发展情况“看上去很美”,但王惠君承认,公司利润下滑明显。“虽然我们的销售额较去年增加了20%至30%,但成本在升高,利润就没怎么增加。”王惠君通过数据很直观地向记者展示公司利润30年来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管理费用支出、工人工资支出、利润所得在公司收益中所占比例为3:3:4,利润占40%;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该比例变为4:4:2,管理费用与工人工资在升,而利润占比下降两成;发展至去年,利润占比已经跌至10%。

  王惠君直言,目前是大企业情况尚好,中小企业日子很难过。接下来,如众多外贸服装企业,深新纺织将目光投向消费力庞大的内地市场。对于利润空间的收缩,王惠君说,没有直接可解决的方法,开拓内销将是公司明年的大动作,“将内销发展起来,内销与外销比例稳定在2:8或3:7就算完成任务了。”

  对于来年,王惠君也有自己的担心,她特别关注中美关系以及国家退税政策的变动,“我们收的是美金,去年全年因为汇率问题收入已经蒸发了1000多万人民币,幸好有退税政策可以弥补,虽还是有几百万的差额,但能补一些是一些。”同时,王惠君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加大对本地小板房、小作坊的监管力度,“很多厂子,包括我们,都存在着一些工人到小作坊打临工的现象,这样或多或少会影响正规公司的正常运作。”

  深圳华丝:长单短做,大单小做

  在深圳服装企业中,华丝可谓“老大哥”级别。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浙江省丝绸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真丝印染绸和各类服装生产出口业务。目前,公司生产机台规模已达4000台,拥有员工7000余人,年营业额超过12亿元。公司在境内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华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张根直言:“今年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比较困难的一年。”他说,往年20万元至25万元一吨的蚕丝,今年最高价达到42万元一吨,现在又回落到34万元一吨,好像坐过山车一样。相对于去年底,人工成本又上涨了20%,现在华丝深圳厂工人的平均月薪是3200元。同时,如何留住工人,也是施张根头痛的问题之一。“以前贴广告招人,千把人一下就招好了。现在新一代工人,除了人数少,也很难稳定,而且对用工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我们尽全力提供优厚的条件,但能稳住的工人却不多。”

  生意送上门,但却因为价格谈不拢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事情近来时常在华丝上演。早前华丝总经理翟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丝的外销订单相对于去年减少20%,因为接单时价格提不上去。他无奈告诉记者:“目前还是买方在掌控价格,我们不接单,部分订单就被转移到了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去。”对此,施张根也强调,公司在接单的时候,尽量少接远期单。长单短做、大单小做是大多数企业的应急办法。针对汇率等变化引起的成本上涨,华丝也采取将长单分解为短单、大单拆分为小单的措施,尽力保住客户,同时化解贸易风险,提升企业利润。虽然大环境情况严峻,但华丝有一批稳定的老客户,同时通过在香港、美国等地的办事机构吸引更多新客户,“今年的销售额跟去年大致持平。”施张根松了一口气。

  谈到华丝转战内销的战略规划,他透露,华丝其实早在1998年就尝试过进军内地市场,“但由于当时公司的重心没有放在内销方面,产品没能适销对路,同时又遇上了亚洲金融危机。最终我们的首个内销尝试以失败告终。”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华丝再将工作重心逐渐移至内地市场。“华丝选定两种方式开拓内销。一是帮助其他高端内销品牌做加工,今年在生产环节上做尝试。二是明年或之后,会选用本土设计师,尝试推出自己的内销品牌,试水内地市场。”华丝拟在内地推出的品牌,依然会以高端服装为定位,“量不求多,但一定要精。”施张根表示,深圳服装企业天生就具有走高端产品路线的优势,“离香港近,方便产品未来与国际接轨,同时,产业链完善,在生产、设计方面都能做到质量高人一等,推广快人一步。”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