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翻身仗难解外贸困境

2012-03-12

美国时间2011年12月19日,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非公路用轮胎司法诉讼案做出判决,裁定美商务部不能在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进行反补贴调查。

  这意味着,自2006年以来,美国商务部30多期双反调查均不符合美国法律。更不用说已经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

  而今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一纸公告,将价值近20亿美元、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案推至正式立案程序。

  业内人士表示,在同一法理基础上,光伏案胜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未来对中国进行任何行业的反补贴调查都是非法的。

  中国在“双反”问题上打了翻身仗,但外贸环境恶劣依旧,只有从根本上掌握主导权才能“任尔东南西北风”。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全球新发起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案等在内的临时进口限制贸易救济案同比下降20%,但我国出口商却继续成为贸易救济调查案的头号目标,47%的新发起贸易调查与82%已完成的贸易调查均针对或涉及我国。我国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在全国反补贴应对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指出,我国已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价格因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在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得到充分的显现,有较高的竞争力。

  其次,不得不正视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未被欧美等大国承认。汇率压力、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工具都无法遏制中国出口,欧美国家不断援引反补贴工具来打击中国的外销产品。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上升幅度已经超过3%,按照业内估算,几乎已经完全挤压了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数据显示,截至到10月底,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重要的是,中国外贸结构决定“双反”对外贸带来巨大压力。中国的对外出口结构需要调整,反映在深层次上就是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而具体到企业上,应该逐渐放弃低端,发展高端产品,取得市场主导权。

  欧美经济复苏乏力,促使欧美领导人将内部矛盾向外转化,其贸易政策有向畸形发展的趋势,预计今后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愈演愈烈,手段会花样百出。

  中国企业应该及早准备。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