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外贸营销价跌量升

2012-03-12

2011年11月份外贸景气指数收于1625.26点,较10月份上调4.38%,年初比下跌20.39%,去年同比下跌26.02%;外贸价格指数收于130.23点,较10月份下跌9.16%,年初比下跌7.15%,去年同比上调0.57%。外贸信心指数收于1038.76点,较10月份下跌0.63%。

一、2011年11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小幅回升走势。

  1.欧洲客商下单谨慎,通过参展接到部分订单。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国际市场仍在艰难复苏。由于市场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欧洲采购商对市场未来走势尚无法精准把握,因此在采购方面显得慎之又慎。

  2.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显示,未来1个月到2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显示远期市场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而综合近期央票发行、信贷投放、利率、外储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变化,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更多体现出灵活性和前瞻性。人民币汇率的新趋势就是“双向波动,进退有序”,近期境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较长时间的人民币贬值问题,如果结合外汇储备减少,至少从增长速度下降的信息看,很有可能中国的对外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以及人民币汇率进入了“新的时期”。

  3.以全球化的营销策略,开辟新兴国际市场营销份额抵御风险。因欧美外单局部承接仍相对不足,轻纺城部分贸易公司对欧美市场订单信心指数局部下滑。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疲软,部分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和轻纺城纺织品公司已逐渐从欧美市场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市场转移,以全球化的营销策略,巩固东盟、中东、东南亚、南非、西非市场份额,开辟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市场营销份额,又拓展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际市场份额,开辟新兴国际市场营销份额,抵御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所带来的经营风险,部分绍兴规模型纺企纺织品出口开始探底回升。

  4.部分中小纺企出口信心指数依然受挫。在动荡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下,消费信心难以提振,加上部分大众产品出货处于盈亏边缘,个别小型企业低档产品出现亏损,资金问题困扰,纺企运营压力较大,整个纺织行业复苏困难重重。

  5.部分纺织品出口环比回升。本期化纤长丝面料、化学短纤面料、刺绣品、针织钩编物外贸景气指数不等量回升,拉动总类外贸景气指数环比回升。

  二、2011年11月份外贸价格指数环比下滑。

  1.低成本国家蚕食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蛋糕”。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保持较强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正在大大削弱,纺织业在全球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正以远比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蚕食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蛋糕”。在东南亚等国家低成本劳动力的挤压下,绍兴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和轻纺城纺织品公司大众产品只得以降价承接部分外单,大众产品利润空间仍相对压缩,拉动11月份外贸价格指数环比下跌。

  2.部分纺织品出口单价环比下跌。本期棉及其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化学短纤面料、刺绣品外贸价格指数不等量下滑,拉动外贸总类价格指数呈环比下跌走势。

  预计2011年12月份外贸景气指数继续呈小幅推升走势。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开始逆转,国内货币政策开始有转向迹象,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4000亿资金。美国、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地,从目前国际市场需求来看,欧美客户下单仍显不足,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仍在不断上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的中小企业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但部分规模型纺织服装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通过探索和创新来寻求发展,整个行业呈现出区域布局调整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运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国内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扭转长期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尴尬地位。部分绍兴规模型出口纺企以市场为导向,走自主创新之路,产品研发走差异化道路,掌握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