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将筹建冷链物流园

2012-03-16

“目前,我们已就冷链物流园建设同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洽谈,一旦建成,每年至少可以带动全市水产品进口50万吨以上,节省费用约5000万元!”昨日上午,市第12次党代会代表、烟台保税港区管委主任于华文透露了一则喜讯。

胶东水产品出口到日韩,甚至更遥远的欧美、中东等地,是全国冷藏加工产业的一大板块。而鲜为人知的是,水产原料转走他港是一个普遍现象。一组相关数据显示:包括冷藏、水产品、食品等加工企业在内,目前烟台地区大约有120多家,总加工能力约100多万吨,其中,80%的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每年净进口原料约为100万吨,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的30%。但有数据显示,约80%的货物是通过其他口岸进境。

记者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自用型冷库,以存放制成品为主,辅助存放少量原料,全市还缺乏大规模公共保税冷库。物流软肋,让企业成本开支隐隐作痛。据初步测算,本地区水产品加工企业每年要为此多支出物流费用超过1亿元!

去年起,拥揽于蓝色经济区之中,政策模式接近自由港的烟台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尽享政策福祉。“完善保税港区冷链物流的基本功能,能有效缓解长期困扰本地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仓储物流瓶颈问题,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将进一步提升山东半岛地区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于华文说。他告诉记者,以往,烟台上下游产业缺乏相应的低温物流节点衔接,出现断链。随着保税港区的开关运营,与烟台水产品加工业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必将获得长足发展。

于华文讲,建设在保税港区的冷库,距离码头前沿只有几百米,可以保证整个冷链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不被破坏,保障冷藏货物的内在品质,从而在后续加工中降低损耗。不仅如此,保税冷库与场站相结合,减少了客户服务环节,能够根据客户需要直接分拨配送,减少运输成本,实现集约化的现代冷链物流配送。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客户,结合集装箱场站一体化的操作模式,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