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关大力助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

2012-05-06
        实施文化强省建设是浙江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实施对外文化拓展计划,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是省委省政府既定政策。杭州海关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这一重要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浙江文化走向世界取得明显成效。 

        上门验放便利展品走出国门 

        汉代对龙对凤纹锦、元代织金锦姑姑冠、清代明黄色盘金绣龙袍……3月13日,杭州海关关员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为近百件即将“飘洋过海”赴英参展的丝绸文物提供上门验放等便捷通关服务。 
        为了确保这批文物能如期、安全地出国参展,杭州海关提前启动展品服务计划。从了解展期安排到实地查看出境文物,从提前审核展品清单到为参展方解答相关政策法规疑问,海关根据展品运输距离长、保护要求高、通关时间紧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一套监管方案。展品启运当天,杭州海关又专门派出业务骨干主动上门,结合文物装箱工作开展清点通关验放,在为展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实现“管得住,通得快”。 
        这仅仅是杭州海关服务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缩影。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湖美术馆、连横纪念馆等均有大量展品进出口需求,杭州海关均积极响应,最大限度提供便捷服务。据了解,2011年以来,该关已先后上门验放20多批次、1000余件、价值近10亿元的出国(境)参展的珍贵物品。 
        “没有海关的帮助,真不知道我们的文化该怎么走出去!”3月14日,浙江省文化厅杨越光副厅长亲自给杭州海关送来写有“廉洁高效服务文化,忠诚尽职海纳百川”的锦旗,感谢杭州海关对浙江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下一步,杭州海关将就推动浙江会展业发展及展览品进出境等事宜与省文化厅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长效机制,以便更好提供服务。 

        个性化服务助推会展业大繁荣 

        中国西湖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国际休闲博览会、国际动漫节……大型文化展会越来越成为浙江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抓手。杭州海关主动跟进,针对每个展会的不同情况,量身订做个性化服务举措,确保展会顺利举办。 
        一方面,主动加强与省文化厅、会展组委会等联系沟通,摸清展会发展现状和文化展品对海关通关的现实需求,量身定制监管通关工作方案,提供备案、申报、查验、征税等“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在展会现场开展驻场服务,进行展览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海关政策宣讲,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海关政策,搭建文化产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畅通平台;此外,海关还专门根据文化展会既结合了文化展示的观赏性,又重点突出了文化产品的商品交易属性的特点,在展会期间和结束后期,通过加班加点、组建青年突击队等措施切实保障通关顺畅,提高海关通关监管效率。 
        “杭州海关实实在在地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非常感谢海关在促进杭州会展经济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到海关走访时,高度肯定杭州海关工作。 

        高效保障助推文化产品出口 

        “如果不是海关为我们加班验放,我们这批货就赶不上船期了,不光经济上损失严重,信誉也将受到影响。真是太感谢了!”3月13日,义乌华鸿控股集团外贸部经理吴丽娜专程到义乌海关致谢。 
        华鸿控股是一家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生产销售油画、镜框、相框为主的义乌本土民营企业,是浙江省文化厅、外贸厅认定的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装饰画及相框制造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近日,该公司向义乌海关反映,有一批拟出口巴西的相框交货期迫近,希望海关给予通关便利,义乌海关第一时间受理了这票报关单,并专门派人加急验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是杭州一家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型民营企业,作为美国Solidworks公司核心软件的研发、测试业务合作伙伴,公司在几何造型、三维CAD、图像图形等核心技术领域具有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准。日前,该公司向杭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申报出口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39.8万美元的3D工业设计软件。由于走了海关专为文创产业开启的“绿色通道”,不到半小时就办理完了所有通关手续。 
        加急验放、“绿色通道”仅仅是海关助推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一个方面。针对软件、动漫、游戏等文创企业出口计划、结付汇周期性明显的特点,杭州海关还专门为其量身制定一套通关流程,提供“随到、随验、随走”的快捷通关服务。并主动走访辖区相关出口企业,宣传国家政策,引导企业以业务加工与原创相结合的方式带动文化产品落户义乌市场,最大限度地为文创企业出口提供通关便利。邀请企业参观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展厅并派专人指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工作,引导企业树立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侵权打击力度,帮助本土文化品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扫除障碍。
(章勇/文)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2018 我考网 http://www.woexam.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ICP备180231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4470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