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深圳社工之星金星奖(十佳社工)光彩掠影

来源:社会工作者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17    社会工作者考试视频    评论


   深圳自2007年开展社会工作试点至今,在注重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社会工作激励机制的完善。自2008年始,在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深圳社会工作行业评优活动,通过评选及表彰,对深圳社会工作行业中专业素质优秀、工作事迹突出的社工、督导、机构、案例作者进行激励,以调动行业士气,树立先进典范。至今,2011年行业评优活动已经历时四届。
   2011年度深圳社工评优活动自2月6日开始,共有36家社工机构参与评优活动,并推荐了60名社工之星候选人,根据“2011年度深圳社会工作评优工作方案”及各机构推荐材料,专家评审组以网络投票结果为参考依据,根据专业实务能力、专业研究能力、工作创新能力、行业贡献、从业年限及被投诉情况等标准对社工之星进行了评审,经过社工机构内部选拔及推荐、协会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20名社工之星,其中金星奖(十佳社工)10名,银星奖10名。
   本次行业评优活动的获奖者中,有深圳首批医务社工、有学校社工服务的坚守者、有残障领域社会工作的探索者、有企业社会工作路上的跋涉者,有带领志愿者团队服务大运会的践行者……他们既是满载荣誉的优秀社工典范,又是普普通通的社会服务者,他们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深圳社工前进的道路,在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史中写下了流光溢彩的篇章。

  
 社工之星——成越男
 天使行动,深圳第一代医务社工的成长路 

  
   一部香港电视剧《妙手仁心》,成越男初识社工职业,便也在心底留下社工的痕迹。2008年深圳的社会工作事业起步,电视、报纸多方媒体都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宣传,深圳人开始了解、关注社工这一职业也。而此时成越男一直坚持从事热线公益志愿服务的深圳慈善公益网已转为社工服务机构,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开始走进这家机构,扎根深圳从事专业社工服务工作。几个月的共同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接触,被他们的专业理念与价值所深深吸引,再次触动了成越男心底尘封已久的社工梦。思索良久,她毅然决定放弃原来的工作,成为慈善公益网的一名“专职志愿者”。在慈善公益网待岗,开始了她的社会工作寻梦之旅。
   2008年10月,经过面试,成越男从十几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圳慈善公益网派驻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务社工,开始了在儿童医院的工作。这份工作最初充满了挑战,对于社工这一新生事物,医护人员、病患儿、家属无人知晓,她的身影在出现在每个科室、每间病房,介绍社工的服务,宣传社工的工作。工作中,每天面对一张张幼小的被疾病缠绕、折磨的痛苦面孔,听到孩子们因疼痛而发出的呻吟声,走出病房,她也曾一次次的流泪。但是,她时刻牢记着社工赋予自己的使命,眼泪并不能帮不到孩子们。通过走访、调查、与医护人员交流,她总结出,经济问题是许多重病患儿家庭所面临的最为紧急、沉重的问题,为了使他们不因无钱治疗而放弃幼小而充满无限希望的生命,她积极联结政府、社会团体、基金机构、媒体、街道、社区、爱心人士等资源促成各类救助基金开通设立,先后促成深圳市慈善会“甲流重症患儿救助计划、深圳大病儿童救助计划启动;深圳市慈善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鹏城心希望”外来务工人员关爱计划项目启动;促成深圳市红十字会“救心病房”在市儿童医院开设;深圳市儿童医院“社工办”挂牌成立;深圳市儿童医院“社工专用帐册”设立使用。上岗三年多,她共建立服务档案347个,开展个案服务178个,小组工作5个,社区工作5个。协助贫困家庭患儿申请社会救助。共计347人次成功获得救助,资金总计562.3万元。在着力协助患儿及其家庭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她也积极为有需要的患儿及家属提供情绪支持与疏导、哀伤辅导等工作,用爱心与温暖陪伴患儿与家属走过最艰难的一段人生路。 
   作为深圳市第一代医务社工,成越男深知肩负的重大使命。 在从事一线社工实践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她也努力提升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能力,先后参与多项理论课题研究,2009参与完成民政部课题《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初探》,撰写的项目与研究课题《天使行动—为长期病患服务计划》,获得福彩公益金资助,先后发表深圳市儿童医院期刊文章《初探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及展望》、深圳慈善公益网《社工上岗记》、《社工岗上记》;撰写和完成的个案《重拾快乐童年—优势视觉与社会支持系统下的个案工作》在深圳市2010年度优秀个案评比中获得银星案例奖。个案《沿途有你—对病友多样性支援的重要》被收入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先行先试,深圳社工专业闪亮点》一书。现正参与撰写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蓝皮书撰写。 
   面对社工这一全新的工作,成越男用一颗博爱之心倾情帮扶有需要的人,用真情和奉献演绎关爱的深刻内涵,与所服务的病患者及其家庭共同撑起一片湛蓝的天,让世间充满爱!

  
     
社工之星—— 陈碧霞
坚贞不渝,学校社工服务的坚守者

  
   2007年4月,她选择了广州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社会工作实习,有了她的加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此丰富多彩起来。2008年,她毅然选择当一名深圳社工,临走前,实习学校的学生很是不舍,尽管他们家庭收入不高,但他们都拿出自己认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曾经温暖过他们心灵的学校社工,从此她便与学校结缘,开始了四年的学校社工职业生涯。她就是陈碧霞——矢志坚守从事学校社会工作,从不放弃每一位服务对象的深圳首批社工中的普通一员。
    陈碧霞的自我学习能力很强,在她所在的工作领域不断自我提升,不断进行新的突破和创新。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掌握萨提亚家庭治疗的模式,对多动症、自闭症等治疗性理论有较深认识,曾结合亚士保加症的知识帮助个案面对问题、完善社会功能。她对正面文化、领袖素质培训有独特的见解,并付诸实践和反思,同时在个案、小组、活动等实务经验以及带领技巧、协调能力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在工作期间形成多个经典案例以及优秀的小组和活动。4年多以来,开展并跟进个案达58个,个案面谈次数500余次,为服务对象提供400余次家访及咨询服务。她积极联络教育局、民政局、其他社工领域及机构,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开展超过340节的小组及大型活动,服务人群超过10000人次。为了更好地总结服务经验、为服务对象创造更多交流的平台,2009年,她与团队撰写的《社工启航》实务手册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后又相继编撰了《启新》等刊物。当深圳仍处于岗位社工发展阶段,她就开始探索岗位项目化的方向,积极思考并推广服务创新,撰写《科学饮食,健康你我》项目计划书获得深圳市妈妈食堂基金会支助项目的五强,《缤纷暑假,精彩一夏》项目获得福田区教育局五万元的资金资助,带领团队参与福彩公益金的项目,《添一份关爱,促一步成长》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项目获得公益创投入围奖。
   四年多来,陈碧霞的工作得到了服务对象、用人单位、机构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2010年,她收到了亚士保加症个案案主家长的感谢信,信中写道:“陈社工耐心地辅导我儿子,不嫌弃,通过各种方法让我儿子融入到学校的生活中,我很感动。”学校领导更是赞不绝口并深情地说:社工是一只特殊的力量、一只重要的力量、一只强大的力量!2010年至2011年,她连续获得用人单位“优秀社工”荣誉称号、成为深圳市十佳社工候选人、获得机构“优秀督导助理”称号;2011年7月,获得广东省社会组织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她的专业文章《“缤纷暑假,精彩一夏”快乐总动员——岗位项目化运作模式在学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被编入深圳市教育领域社会工作专题研讨班培训手册;《反思,交流,再启程》被编入壹基金.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培训学习营(2011年)学员学习报告精选汇编册。为了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经过努力,她顺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进行深造。
   她深知,这一切并不代表她可以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她将拥抱着那份对社工事业的执着,继续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士。坚贞不渝,永远做学校社工服务的坚守者!

  
 社工之星——郭斯莹
社工爱心护航,为弱势社群提供法律援助

  
   2001年,“社会工作”对很多人来说相当陌生,甚至前所未闻,然而郭斯莹尝试了解后主动报考了这一崭新专业,成为深圳大学第一届社会工作本科生并担任班长。毕业之时,社会工作春天仍未到来,她坚定信念,为心爱的社工事业准备着、等待着、历练着……两年后,终于盼来了社会工作发展的黎明曙光,立即申请加入社工行业,行使专业服务奉献爱心,温暖照亮社会有需要群体。在深圳出生成长,见证着深圳变化发展,立志为建设深圳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2008年1月进入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至今,郭斯莹坚持在这新兴事业已超过4年,为家庭暴力受害者、单亲贫困母亲、早期家庭等需要家庭关系服务者,以及我市农民工、老幼病残等弱势困难受援人,队部官兵、法制干警、社区居民等需要法律援助社工服务之人士,提供个案辅导、心理疏导、小组培训、素质教育、特色活动等救助、预防和发展层面服务,致力提升服务对象潜能,营造关爱弱势群体氛围,打造专业社工服务品牌,构建和谐稳定社会。通过制定及运行“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法律援助社工服务”专业表格、热线咨询、值班接访及团队管理等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提升质量;接待香港社会福利署、香港中文大学、佛山妇联、宁夏法援等参观访问团,促进合作交流和服务推广;与深圳市边防部队、驻港部队、公安派出所、教育局、街道、社区等达成联动关系,完善资源建设与合作发展;创新制作《家庭暴力防护手册》、《儿童自我保护手册》、《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宣传片、PPT等宣传资料,促进各界认识和使用社工服务;配合开展“反对儿童暴力大型社会调研”和“反对家庭暴力,共建幸福家园”两岸三地论坛,提升社会影响力;深入调研和试点,筹划并成功申请 “亲亲宝贝”早期家庭教育项目;积极参与学习培训,充实加强知识技能,设计培训课程及提供督导业务;研发《“女性心灵成长”小组案例》、《“和爱手拉手”亲子教育工作坊案例》、《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女性素质教育》、《从事妇女社会工作的心得分享》、《论我国儿童暴力防护体制的完善》、《社会工作方法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应用》等案例、论文、培训课题,分享专业成果。
   面对一个个被家庭暴力摧残的受害者、被拖欠工资流离街头的劳务工、无力追讨赔偿延误医治的工伤者……社工义不容辞,伸出援手,共度难关。每当服务对象情况有所改善或是表达感谢时,都为社工注入一股电流。即使面对体制不健全、资源不完善、认知度不高、经费无保障等艰难障碍,服务成效是社工前行的强大力量。
   社会需要社工,陪伴并协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走出困境,发挥能力,行使权益,用专业和爱心温暖人间。

  
 
    社工之星—— 王开凡
一直在前行,残障社会工作服务的探索者

  
   2008年9月,王开凡进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被调剂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对专业一无所知带来的迷茫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散去。经过四年学习,认识到:社会工作是一项为弱势群体奔走呼吁的职业,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因先天或后天遭遇,在社会上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社会工作者以独到眼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其鼓掌欢呼;以敏锐的心灵,体会他们的欢欣和哀愁;以果敢和勇毅,为其权益奔走呼吁。社会工作是一项寻梦的事业,这就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相互关怀,家家守望相助”的大同之梦。
   2009.2-2010.10,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社工。
   在此期间,针对智障、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开展晚间寝室探访、咨询、个案、小组等专业服务,并为残疾青少年的权益和幸福奔走呼吁。共进行探访、咨询、个案服务约300人次;开展小组、活动共14个44节次,使约400人次受惠。2010年4月,《让每一粒花蕾都能如期绽放——智障学生青春期教育小组探索》荣获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2010年度十佳典型案例。
   2010年6月,参加“富士康员工关爱工作”行动。
   2010年7月,获得壹基金资助的ABA(应用行为分析法)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结业证书。
   2011.2-2012.2,“残友情•社工心——残疾人士幸福婚姻辅导项目”组长、一线社工、督导助理。
   在项目主管领导下,通过搭建交友平台、发展异性交往能力等方式,致力于提升残疾人士幸福婚姻生活能力。在完成个人服务指标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成员通过个案、小组、大型交友联谊活动、讲座等服务形式,致力于提升残疾人士幸福婚姻生活能力,共使超过3000人次受益。项目受到服务对象好评。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深圳晚报、香港商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对项目进行报道。
   2011年,通过中级社工师考试。
   深圳临南海,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地方。30年前,改革的春风刚拂大地,一些无畏的弄潮儿勇敢南下。现在,政府为改善民生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30年后,相信人们会意识到:社会工作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社工之星——何梅念
越走越坚定,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探路者

  
   2007年初,何梅念跟其他大四同学一样正在找工作。她热爱她的专业,于是她立志要从事跟专业相关的职业,然而跟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对口的职业是少之又少。07年3-5月份,深圳校园招聘公告上开始出现了专业要求包括心理学的招聘信息,职位介绍是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社工这个名词既陌生又熟悉,何梅念从小就在毗邻香港的深圳长大,深受香港文化的影响,她第一时间是想起了香港的一部电视剧《肥猫正传》。一直帮助肥猫的王姑娘的社工形象深深地印记在她脑海里,她深知这是一份助人的工作。何梅念是一名师范生,实习期间为某中学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有在临床心理科和精神病医院实习的经验,同时还是深圳大学义务助学联的成员。07年初,易松国教授承担起办深圳第一家社工机构的使命,亲自在全国知名高校开展巡回招聘。机缘巧合,又似乎命中注定,7月份,她正式被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录用。8月1日在深圳市民政局,当时的民政局局长刘润华与她亲切握手,她光荣地成为了深圳市首批三十三名准社工之一。
   深圳市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始于2008年3月份,专业背景似乎让何梅念与学校有着一种缘分,8月份,她也参与到教育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凭着对社工理念的认同与执着,至今,她在教育领域服务已有三年多。虽然是一校一社工的模式,但机构拥有一支十余人的学校社工团队。她通过与校方及家长合作,协助学生面对在求学及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使他们在学业、社交、情绪、人格方面能更健康的发展。开展的工作包括为学生做咨询和个案,开展了“走近你,认识我”联校宣传活动,各种成长主题的班级活动和小组,夏日营活动,宣传心理健康,发展家长义工和学生义工队伍,促进家庭-学校-社区联动,为制作教师小知识单张,提供讲座及资源等等……她对学校社会工作充满热情,开展的工作具有创新性,但公众很容易误解她是学校的心理老师,她也一直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社工作出正确定义。
   能让学生开心去上学,回家得到父母的关爱,融入社区是她努力工作的方向。对于这个新兴的行业,对学校社工角色的定位,如何掌握更多政策资源,获得社区支援,探索学校社工驻校服务模式等,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她累积提供超过二十个个案服务,超过五百人次咨询服务,近百场次团体或社区活动,组织超过一千个义工服务时数,超过八千人次接受过服务,还为两所学校组建了学生∕家长义工队伍。在区教育局机关服务期间,在一线社工和有关行政部门之间起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我很喜欢何老师,悄悄话我只告诉她。”、“我希望社工姐姐能一直留在我们学校,下一次活动我还要报名。”、“小何老师很好相处的,我们家长有什么困难她也很积极帮我们解决”。
   一路走来,我总能看见我的职业存在的价值,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十二五规划把社会建设提到历史性的高度,社工事业前景一片光明。深圳社工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深圳社工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之际,我们不能错过追求我们的理想的机遇,不能错过实现社工价值理念的机遇,不能错过致力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机遇。只要有坚定的目标,路总不会错!

 
 
社工之星——马洪波
与劳务工风雨同行——一个企业社工路上的跋涉者

 

   若社会工作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朝圣之路,我是此路上虔诚的跋涉者;若社会工作者是一名筚路蓝缕的拓荒者,我是充满激情的一个,痛并快乐着。
                                                              ——马洪波
  一、心理师与社工师
   马洪波同志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家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有一份薪资优厚的工作和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取得首批社工师的资格后,毅然放弃的已有的职位,惜别妻女,只身来到深圳来追寻一个社工梦?他的回答是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都有影响。他认为相比心理咨询师的专家角色,社工的角色更符合自己的情怀,通过陪伴弱势者同行,扶持社会公义,推动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作用和优势要宽泛许多,所以来到深圳这块社会工作的热土试水这个中国的新职业。
   然而,促使他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动力,是由于在服务中更多地接触了“新生代劳务工”,这个中国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之后,他们的生存状态触动了他的内心。尤其是深圳富士康十几个鲜活的年轻生命的陨落,更是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激起了一个有心理学背景的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感,真心地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与其他社工一起进驻富士康,开展对员工的关爱行动,在大面积筛选的基础上,对部分员工进行个案和小组辅导,并就发现的共性问题,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推动企业改进相关制度和环境。经过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员工 的感谢和企业及有关部门的肯定。为了反思和总结工作的成果,他撰写了《企业员工危机干预的社会工作视角与深圳实践——运用双重ABC-X理论模型的探索》的论文,提出社工进行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型,丰富企业社工的理论体系。
   马洪波担任深圳市“风雨同舟——企业社会工作”项目的主管和督导助理,时值全球性金融海啸正对深圳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企业裁员和员工的流失,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他把企业员工的身心减压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员工压力管理系列服务,并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压力管理与情绪调适”讲座中担任讲师,通过各种活动使员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工作绩效。同时对离职的员工开设个案,进行跟踪服务。最终使员工得到了切实的帮助,也为企业尽快摆脱金融海啸的阴影贡献了力量,社工团队服务员工8262人次,服务满意率达到88%,社工得到了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的高度认同和评价。他撰写的《风雨里与企业同舟 危机中伴员工同行:企业社会工作的个案报告》被评为深圳市2010年十佳优秀案例,还入选了《广东省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二、实务者与研究者
   为了提升服务的质量,他不断地在专业上刻苦专研和探索,以实务工作者的优势开展“行动研究”,在不断积淀的基础上形成许多独特的见解。为了探索企业社工发展新路径——“劳务工聚居型社区综合服务模式”,他策划设计了原项目的升级版“榕树馨家园——关爱新生代劳务工”项目,再次获得福彩公益金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资助,在探索企业社工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他至今已在专业刊物、大学学报和专业论文集上发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深圳企业社会工作》、《企业员工危机事件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发展之路》、《企业员工危机干预的社会工作视角与深圳实践——运用双重ABC-X理论模型的探索》、《企业社工发展的新路径:新生代劳务工聚居型社区综合服务模式》、《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风险及其规避》等十多篇专业论文。参与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绿皮书》的撰写。在2011年 “首届中国(深圳)企业社工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上,被邀作为嘉宾作了论坛发言,展示了深圳社工的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2011年起在职攻读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服务管理”硕士的学位,以回应社会更高的要求。
  三、寻梦者与耕耘者
  从2008年他只身来到深圳追寻社工梦,至今已在这片热土上默默地耕耘了四个年头了。一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为了寻求一个梦想,舍弃了现实安逸的生活和天伦之乐,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
  马洪波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虽已年过五十,不敢说自己已知天命,但我确信社会服务将是我生命最终的皈依,我的社工生涯虽然大器晚成,但却不会轻言放弃。今后就必将与社会服务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并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所有的光和热。”

 

社工之星——王会娟
真诚为人,社区社工的执着

  
   一晃毕业五年了,社区社会工作也做了五年。这五年有付出,有收获,有辛苦坚持,也有真情回报。在这条探索的路上,从对社工所知甚少(因为学社会学的关系),到渐渐接纳“助人自助”的理念,从毕业前基本没机会参与任何公益性活动,到做社工后,助人服务的信念与日俱增。这不仅仅是时间的积淀,更是一种专业知识不断增加的积淀,是一种专业价值认同的内化。
   这五年,在社区一线,近距离挖掘潜在服务对象,做过和谐社区创建,是创建团队的一把好手;做过青少年暑期第二课堂,试图在青少年领域体现社工角色;做过社区论坛,尝试结合科室工作凸显社工价值;进行过入户探访,抓住一切与居民建立关系的渠道;2008年雪灾应急工作中,积极为滞留旅客提供心理疏导;5·12汶川地震后,积极参与为遇难、受难者的家属提供了情绪安抚等服务;2009年3月,负责四点半学校项目运作,进入专业领域探索社区外来工子弟的发展途径。三年来,会娟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 “四点半学校”,周六、周日,甚至节假日。抓紧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筹措外出拓展活动经费,想方设法取得公益组织、志愿者的支持,开展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进行过专业能力提升训练,开过工作坊、小组等,同时,也联络过飞盘教练、心理学专家、兴趣数学专家、外国老师,多家度、广范围依托社会公益资源激发孩子们学习动力。带孩子们走出海湾,走进腾讯,走出课堂,深入先进院,走出学校,踏入少年宫,一步步在向更远的地方进发。同时,在社区帮助过癌症患者、白血病人、精神病患者,救助过烧伤儿童。一单单,一件件,会娟都在用真诚、热心的服务感染着需要帮助的人,用社工之爱给他们更多的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着,也收获着。四点半学校项目的运作赢得各级领导和居民群众的认可,成为深圳市“四点半学校”试点,成为全国社区工作年会重点参观单元。会娟也因为踏实肯干,热忱为人的工作作风,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模范,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南山区第六届人大代表。
   深圳这块热土,需要的是真诚服务的助人者,需要的是热忱专业的服务,需要的是执着坚持的社工人才。在这条漫长的发展之路,我们都在努力!


 
社工之星——杨红丽
梅花香自苦寒来—信访社工的坚守与突破

  
   说到云南大理,很多人会联想到它的秀丽风光。但在服务对象心中,说起大理,更多让他们记得是,美丽聪慧、气质美如兰的白族姑娘杨红丽。在云南明媚的天空下长大,红丽有着灵动飘逸的舞姿和美妙的情感。她每天都是快乐的。她的快乐,不仅来源于想唱就唱的心情,更来源于民主、有爱的家庭氛围。从小,家人尊重她的想法,培养着她一颗爱人的心。求学期间,家人资助了一位大山里的孩子,帮助他完成学业;家里会收集废弃物品,带给孤寡老人变卖,获取收入;有时,她们家会带上好吃的饭菜,与附近的老人分享。耳濡目染,红丽感受到“原来人还有这么美的!”转眼间,能歌善舞的红丽上了大学。天生好嗓子并且有着主持与播音经历的她,梦想着成为学校的王牌播音员。但热爱社会工作的她,随后毅然离开了喜爱的播音组,加入了学校晨曦女子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作为女子协会副会长,她争取各项资源,为全校女生进行心理、生理教育培训、讲座10余场。2008年6月,红丽以优异成绩毕业,很快签约了一家武汉企业,有着一份不错的薪酬,可心里却依旧放不下对社会工作的追求。正当深圳社工春天来临,她立即辞去被同学羡慕的工作,成为了深圳社工首批拓荒牛。
   2009年6月,杨红丽及其余三名同工正式成为龙岗区首批试点信访社会工作者。正当大家都在问“什么是社工”“社工能在信访做什么”的时候,四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孩已经悄然开始自己的工作计划及信访工作规划。从对信访工作及业务开始熟悉,她谦虚谨慎,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向每位前辈学习、请教。自2009年至今,杨红丽秉持尊重、平等、同理、接纳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独立接待来访群众1628批次,完成情绪疏导记录896个,访谈记录156个,立案件建档237个。杨红丽在工作过程中不拘泥于社工工作的传统方法,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将社工理论、实务与信访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理性情绪治疗、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干预、个案管理等社会工作专业模式开展个案工作,“农民工工伤获赔案例”协助工人获得3万多元工伤赔偿,被评为“2009年深圳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20精选”,撰写出“任务中心模式在信访个案中的运用—以员工工伤为例”文章;“老有所养,他笑了—移民安置户补偿”案例,协助11名移民安置户获得了社保补偿,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被赠与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案例被评为“2010年深圳市社工优秀案例金奖”;“刑事案件救助案例”协助服务对象获得5万元救助,运用危机干预模式及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花季少女性侵害危机介入个案”等11个个案。服务对象们常常惦记着这位大方热情的社工姑娘,感谢她给他们带来的自信与成长。杨红丽带领信访领域团队开展“爱心铸法盾,援手促和谐——龙祥社工法律援助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等5个,庆幸的是有服务对象通过宣传单张的电话前来咨询。杨红丽不断的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学习、勇于实践,总结出在信访工作中社会工作实务(个案、活动)接访流程图,撰写出本土信访社会工作经验总结等文章,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出“含苞玫瑰  健康绽放——新生代外来未婚女工婚恋教育项目”等3个项目,现已将“岗位化设置,项目化运作”的模式运用到工作中。目前社工从中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正寻求新的突破。信访社会工作属具有中国特色之本土社工领域,一个成熟的工作模式及工作方法、思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行,杨红丽及其团队正努力的走在这条路上。
   两年多的时间里,杨红丽带领信访团队通过社区活动、个案、访谈、情绪疏导等实务方法和机制引入到信访工作,整合各社会资源,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信访工作中,涉及到的社会问题较为复杂,涉及的服务对象处于不同的阶层、职业、年龄,因此,在处理信访问题时,社会工作者不仅协助处理问题,还成为政府与群众的桥梁。通过两年的努力,践行着本土“信访社会工作”,服务方式从横向发展转变为纵向发展,杨红丽相信信访是接触并且协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平台,通过实践,证实信访社工的介入,对于信访群众情绪疏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展望未来,杨红丽与团队期待着信访岗位能够真正发挥信访社工的实质作用,希望信访社工在民政部门、信访部门、专业督导的支持及自身努力下成为信访工作的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信访专业综合服务,预防新的信访问题,将专业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基层,为服务对象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人性化的专业优质服务。杨红丽坚信没有敬业就没有卓越,信访社会工作点点滴滴的探索与进步都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倾注了自己迷茫及喜怒哀乐,但她微笑着,愿与深圳社工一路同行,把使命感注入到自己工作中,尊重自己的职业,并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社工之星——吴美云
陪伴学生共同成长,青少年服务的社工引领者

  
   吴美云,一个来自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的女孩,2005年9月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了江西师范大学,开始了社会工作专业四年的学习。四年的学习中,她非常注重社会实践,与同班同学在江西南昌市上营坊社区开拓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在南昌市儿童医院参与“与白血病儿童面对面活动”、在江西省万载县民政局担任社会工作指导员......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下来,让她为社会工作深深吸引,尤其是帮助了服务对象之后那种价值感的提升,更加坚定了她走社工的道路,于是09年毕业后,她毫不犹豫与几名同学一块奔赴深圳这块社会工作春天发展的地方,朝自己的梦想探索着,前行着。
   有的人喜欢起点,有的人渴望终点,而她却对“过程”情有独钟。如果没有过程,起点就会夭折;如果没有过程,想到达终点,也不过是一种幻想。虽然成功有时也需要幻想,但成功的契机只在于过程。过程之美在于经历。经历了,才是最好的成长。自2009年6月从事社工服务以来,她先后从事过社区领域、青少年领域。接近2年的学校社工经验,她明白把自己推销出去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于是每学期开学,她都会不辞辛苦跑遍每个教室,利用自习课、体育课、班会课时间,向学校老师、同学介绍自己、介绍学校社工工作,让他们了解学校社工的工作方式和办公地点。接着她便从细微之处与学生交流,了解需求,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家访,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而且她还充分利用自己是一名深圳义工的资源,在学校组织成立了团体义工队。2011年是大运年,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加入了大运志愿者的队伍,很多成为了优秀志愿者。这一切的工作,让她充分得到了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笑笑社工”已经深入学校,几乎每个学生、每个老师都知道社工的存在。走在路上听到学生们亲切的喊她笑笑是她最开心的时候;结案时服务对象发自内心的一句谢谢,足已让她欣慰。
   她,原来很害怕跟不熟悉的人交流,现在可以自在的与人敞开心扉;她,原来说话声音很小,小到任何人几乎听不到,现在非常自信,说话声音逐步提升;他,原来强迫自己洗手,现在注意转移,明白是自己太过看重成绩;他,原来情绪很暴躁,跟老师发生严重冲突,现在他慢慢学会调试情绪,懂得向老师道歉。他们,原来进入高中很迷茫,现在他们身边多了一个可以倾听他们的笑笑(她);而笑笑呢,原来是孤身一人在学校,现在她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多了许多学生的陪伴。他们成长了,她也成长了。
   回首深圳社工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像吴美云这样的朝气蓬勃、志向伟大、立志于社工事业发展的年轻人,深圳社工行业才能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发展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笑笑社工,一个微笑的大使,将会用她的真心陪伴更多的青少年,引领他们成长!


 
社工之星——吴金发
一直在路上,自闭症儿童服务的社工探索者


   5.12汶川大地震给还是社会工作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吴金发上了社会工作启蒙教育的第一堂课。2008年5月12日,象牙塔内教学楼突然摇摇欲坠,同学们看到社区工作课程老师的粉笔字起伏不定,走廊里传来女生的尖叫声。“是,地震了”吴金发战战兢兢的第一个反应过来。“别慌,我会最后一个出去,先躲到桌子底下,护住头”吴金发永远记住了这个老师说的这句话,也许从那刻起他信任了这位年轻的社工老师。接下来,一个月的食物短缺、一个月在余震中将铺盖辗转大树下、马路边、操场上,一个月生与死的考验,人性善与恶的感知……。6月他主创了四川农业大学第一届社工节,组织学生情绪安抚工作小分队、四川重灾区支援志愿者招募;7月到9月,他放弃了备考研究生,来到了彭州、汶川重灾区当起了保护儿童项目的志愿者,社会工作关怀救助、助人自助的价值观悄然内化……。研究生自然没能如愿,大学本科毕业后,他是全班唯一一个来深圳寻找社会工作春天的学生。
   2009年初春,踏上深圳这片土地,《1+7》文件颁布不久,社会工作还在萌芽。“星儿之家”——关爱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福彩公益金项目深圳的吸引了他。“走进阳光,关爱星儿”社会宣传倡导,普及自闭症知识,让居民知道自闭症不会传染,可以通过了解它来早判断早预防,项目全年开展了十一期大型社会宣传活动,拍摄公益DV、走进学校、社区,走近孕妇、儿童,光自闭症宣传单就印发了5万余张;自闭症家长培训,新老家长分享、专家主题讲授、参观香港先进康复基地,受益的群体上千人次;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活动,在幼儿园、学校、动物园各种融入性、教育性的主题活动都能看见“星儿之家”的身影……在目前还没有自闭症方面的公共政策,服务不能普及到自闭症群体的现状,吴金发和同事沉静于如何通过社会工作者整合社会资源摸索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的经验的路上。
   自闭症是一个世界未解的难题,但我们正在尝试,尝试如何搭建平台、研究指引、探索方式,希望可以改变一些未来。虽有种种不足,但他们仍然是宝安区第一个关爱自闭症公益草根项目、第一支关爱自闭症儿童义工队、第一个自闭症群体互助交流平台,一百多个家庭直接受益,1000多人次的义工服务,10000多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时数。发哥哥,是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小伙伴;阿发,很多自闭症家庭一提起他,就会说:他呀,一个很阳光的朋友,一个乐于助人的社工。
   3年后,再次回望深圳这片土地,深圳社工在这里起航,正排开波浪、拉响汽笛驶向社会服务的海洋,那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志向高远、关怀救助,而他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员。
   合格,即对自己努力适可而止而不做更大努力;优秀,是别人认可你你还是尤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工也许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工却很难上加难,而他一直在路上。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