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需要社会建设整体推进

来源:社会工作者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17    社会工作者考试视频    评论

    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但是,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的,因此,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这样,才能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

    起点的整体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多对立统一的要素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构成的整体,即社会有机体。在社会有机体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保障。这里,社会生活是指基于社会交往而形成的非政治性的公共领域。在总体上,只有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发展。正是由此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科学论断,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此基础上,当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确立生态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构成的整体。这样,就科学地展现出了社会建设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将社会中还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不断丰富其结构、拓展其领域、完善其功能。社会建设既是在社会有机体中拓展出来的新领域、新概念,也是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建构起来的新问题、新目标。因此,必须立足社会有机体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推进社会建设,而不能将之简单地归结为民生问题。

    构成的整体性。改善民生只是社会建设全局中的重点环节,而社会建设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如果舍弃任一环节、割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那么,社会建设都难以顺利进行。如果将社会管理从社会建设中游离出去,那么,社会稳定就会丧失其体制保障。同时,这个整体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一个整体。例如,社会管理既要分别管理好各项社会事务,又要协调好各项事务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社会建设是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系统,既包括理论要素也包括实践要素,既包括实体要素也包括关系要素,既包括宏观要素也包括微观要素。没有社会建设的科学的理论支持就不会有社会建设实践的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指南。而社会建设实践也丰富着社会建设理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总之,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生活的系统过程。

    路径的整体性。社会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境遇中成为可能。这样,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辩证互动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

    1.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才能不断增强社会建设的经济物质基础。

    2.只有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不断加强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3.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社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才能不断强化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4.只有建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不断优化社会建设的自然物质条件。

    5.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社会管理的共治格局,才能不断巩固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总之,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社会主义建设各构成领域的相互制约,也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

    目标的整体性。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全面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

    1.生存权。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重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保护其物质利益。同时,清洁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的要求也是涉及到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发展权。文化是人类迈向自由的第一步。只有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精神性需要、保障其文化教育权益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增强他们改善生活、提升自身价值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为解决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本支撑。

    3.享受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反对一切社会歧视,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4.参与权。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权。不能简单地将一切群体性事件都看作是动乱之源,而应该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中大力发展社会运动(扶贫运动等)、加强社会团体建设(扶贫团体等),这样,才能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合适的缓冲带。

    5.创造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联合的方式自己建立新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