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来源:司法考试    发布时间:2012-03-17    司法考试视频    评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走私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三)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 
  (五)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破坏的; 
  (六)施工单位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文物修缮、迁移、重建的。 
  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七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的,或者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转让或者抵押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 
  (二)将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或者抵押给外国人的; 
  (三)擅自改变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用途的。 
  第六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历史文化城镇、街道、村庄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销其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称号;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文物收藏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的; 
  (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时未按照馆藏文物档案移交馆藏文物,或者所移交的馆藏文物与馆藏文物档案不符的; 
  (三)将国有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的; 
  (四)违反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处置国有馆藏文物的; 
  (五)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挪用或者侵占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所得补偿费用的。 
  第七十一条 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或者将禁止出境的文物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 未经许可,擅自设立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或者擅自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制止,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经营的文物,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经营的文物,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书: 
  (一)文物商店从事文物拍卖经营活动的; 
  (二)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从事文物购销经营活动的; 
  (三)文物商店销售的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未经审核的; 
  (四)文物收藏单位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的。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的。 
  第七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一)改变国有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用途,未依照本法规定报告的; 
  (二)转让、抵押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或者改变其用途,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的; 
  (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人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 
  (四)考古发掘单位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考古发掘,或者不如实报告考古发掘结果的; 
  (五)文物收藏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管理制度,或者未将馆藏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备案的; 
  (六)违反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调取馆藏文物的; 
  (七)馆藏文物损毁未报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或者馆藏文物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文物收藏单位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文物行政部门报告的; 
  (八)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或者拍卖企业拍卖文物,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记录或者未将所作记录报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 
  第七十六条 文物行政部门、文物收藏单位、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审批权限、不履行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文物行政部门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工作人员借用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三)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的; 
  (四)因不负责任造成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五)贪污、挪用文物保护经费的。 
  前款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从业资格的人员,自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从业资格之日起十年内不得担任文物管理人员或者从事文物经营活动。 
  第七十七条 有本法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八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规定所列行为之一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结案后无偿移交文物行政部门,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答案及在线估分

上一页345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