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眼中的IT绩效管理

来源:项目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2-05-06    项目管理师视频    评论

 摆在赵刚目前的另一个问题是找关键指标。目前,有些企业反映,平衡记分卡太复杂了,员工填写各项指标要花去很多时间,苦不堪言。评估体系中设了几十个指标,企业希望能挑出几个、最多十几个关键指标,用这些考核就足够了。关键指标怎么得出来?几乎所有企业的关键指标都不完全相同,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关键指标?这显然是赵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和赛迪顾问相似,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也从2001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关注信息化绩效管理方法。去年3月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承担的《企业信息化就绪、风险与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正式开题,中心历时八个多月调查了640多家企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指标体系,并顺利通过国信办专家组的验收评审。该项目的负责人、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测评技术部主任李洪波介绍,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绩效部分,对于大型国企来说,目前最关心的也是这部分。在中心去年主办的“企业信息化500强大会”上,信息化绩效评估作为论坛主题,被热烈讨论。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李洪波遇到的问题和赵刚一样--企业最初对这个体系不了解的时候,会反复问怎么评估,接受起来比较慢。实施是通过对系统上线前后关键指标的变化,测算出信息化对业务的贡献价值。目前,李洪波面临的难点之一也是如何找出关键指标。

在调查过程中,中远集团对10亿元的信息化投入进行了投资效益评测。截止到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包括军工企业应用了该课题研究成果。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信息化标杆企业研讨会”上,这套体系被介绍给与会者,许多大型企业都很感兴趣,认为可以把这套体系当作工具,对信息化进行更精确的指导。李洪波告诉记者:“企业用这套体系,并不是出于信息部门想表功的目的,而是要向董事会、决策层说明IT投资的价值所在,为以后的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同时掌握一种管理工具。”

提到这个体系的改进方向,李洪波表示,一个是基础研究方面,需要对信息化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个是如何将这套体系与不同行业相结合,在同一个框架下,根据行业、区域的不同,形成细分版本。

评估目的:表功绩还是找问题?

当中远集团采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时,中远集团下属的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燃)也开始了一次大胆尝试。去年8月份,中燃与赛迪顾问和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达成协议,由前者对其开发和正在推广使用的服务保障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绩效评估,后者则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话要从头说起。2000年,“中燃服务保障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入400万,是中燃自成立以来,在信息化管理上投资最大的一次。公司领导考虑:我们把钱投进去了,它到底产生了效果没有?管理方面有哪些提升?为此决定要对这个项目进行评估。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