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新产品开发风险点及其控制

来源:项目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2-05-06    项目管理师视频    评论

  六、试点推广阶段

  试点推广是指新产品测试通过后,先作局部试点,然后将新产品全面推向市场。

  (一)风险点分析

  1、新产品未经过严格的测试,匆忙上马。

  2、培训工作没有跟上,业务人员在使用产品中发生失误。

  3、操作规程、管理办法以及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等有漏洞。

  4、同一产品的各种文书材料对产品的功能或操作界定不一。

  5、在试点中发现的问题未引起市场推广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的注意。

  6、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发生失误,给新产品的形象带来影响。

  7、新产品开发或推广半途而废。

  (二)风险控制

  1、新产品未经严格的测试并经委员会同意,不得随意上马。

  2、对新产品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后应举行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凡考试未通过者,不得上岗操作新产品。对大的产品项目的培训时间必须达到30小时以上,并且上机教学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有关新产品的各种操作规程、管理办法以及合同、协议在使用前应统一由法律事务部和风险管理部进行审查。

  4、  建立新产品试点推广中的推广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必须经常与试点推广网点保持联系,在第一时间发现新产品在试点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小问题立即予以解决,重大问题必须向所在部门领导汇报。由所在部门领导确定该问题是否送委员会会议讨论。

  5、    若新产品在试点推广过程中发生失误,有关部门和业务操作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将失误纠正过来,力求减少失误给新产品形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就此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以免重蹈覆辙。

  6、 凡经委员会通过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停止开发或推广必须报委员会批准。

  七、运行维护阶段

  运行维护是交付使用的产品投入正式使用后,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改。

  (一)风险点分析

  1、   运行中发现了产品的错误或设计缺陷需要修正而未引起有关方面足够重视,造成不良后果。

  2、   产品市场环境或程序运行数据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未对产品或程序进行合理修正。

  3、   产品功能已显落后而未修改,造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丧失市场。

  4、新产品运营后无人对其改进负责。

  (二)风险控制

  1、建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的完整产品维护体系。

  2、对处于运行过程中的新产品,必须由市场开发人员和科技部门人员共同对新产品运行的性能、功能、可靠性等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

  3、对于软件产品的维护,需建立内部分工合理的、附属于科技部门的产品维护机构。产品维护机构中至少要有下列五种人:修改负责人、维护管理员、配置管理员、系统监督员、维护人员,以明确各自的责任所在:维护申请提交给一个维护管理员,他把申请交给某个系统监督员去评价。系统监督员作出评价后,由修改负责人确定如何进行修改。在维护人员对程序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由配置管理员严格把关,控制修改的范围,对软件配置进行审计。

  4、 在产品维护中建立明确的产品质量目标和优先级。因为尽管可维护性要求产品的每一质量特性都要得到满足,但它们相对的重要程度却随产品用途及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5、在产品开发中必须选择可维护的程序语言。因而应尽量使用第三代和第四代语言。

  6、实施软件再造工程。

  7、 业务管理部门应对新产品的改进负责。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