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政协委员建言打牢质量基础建设质量强国

来源:项目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2-05-06    项目管理师视频    评论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国家标准总数共计28422项,较好地满足了产业、技术、贸易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    这又是一组令人焦虑的数字: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中,全世界有近千家,但我国仅20家左右。因对标准不了解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上千亿美元。   两会上,民建中央带来的这份《加快推进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进程》的提案,引起了很大反响。夯实质量基础,保障经济发展,建设质量强国,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没有基础就没有话语权   “标准基础不打牢,就意味着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处处被动挨打。”全国政协常委李崴一语中的。2009年,因对国际贸易标准不了解,李崴所在的广东省损失了200亿美元。   联想集团主席杨元庆曾这样评价目前漩涡中的“苹果与唯冠商标之争”:贸易之争只是一时之事,质量基础才是永远的硬道理。   当改革进入“顶层设计”阶段时,面对目前严峻的国内质量形势和国际竞争,作为“经济基础中的基础”,“质量基础”除了加强标准建设外,还应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质量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此作出了回答。深化理论研究、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等各项“强基”新内涵写进了《纲要》。   葛志荣委员在提交的《认真贯彻〈质量发展纲要〉促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提案中,就这些“强基”内容提出了“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完善协调机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实施工作责任制”等建议。   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当2012年的这些工作重点必须以“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时,质量基础的意义不言而喻。但这个“着力点”该放在哪里?   首先是“内需之需”。“夯实质量基础,就是保障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需要。”高晓笛委员说。她认为,没有产品质量的提高,就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扩内需”就是无本之木;没有质量和效益而只有数量的增长,就谈不上“稳增长”;保障房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如果没有质量工作的保驾护航,就谈不上“惠民生”。   在李家祥和魏建国委员看来,打牢质量基础,还是“扩大外需之需”。“走出去”战略靠什么?关键基础在质量保障。不可想象,一个没有“质量基础”的产品如何能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   高晓笛坦言,与自己从事的慈善事业一样,之所以现在还会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存在一些制假售假行为,就是因为当前质量基础工作还很薄弱,在机制体制、监管手段、部门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曾分管过质量工作的支建华委员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强调基础,尤其是质量工作,因其兼具技术性行政执法特点,更要重视基础建设。“否则,建设质量强国就是一句空话。”         必须在关键技术上胜出   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平房,简陋的实验仪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硬是在这里用“土办法”测量出了量子化霍尔电阻的量值,使我国成为目前国际上仅有4个能进行此种测量的国家之一。   实地造访的日本科学家大为惊讶,他们不相信张院士用“土法”测得的数据。“背对背”再算,张钟华胜出。   那是最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每每谈起此事,张钟华都“耿耿于怀”:那时,日本同行早已攻下了这个世界级的基础难题,但他们却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